如此施为出汉秦,奈何事主同枭獍
出处:《周五主》
明 · 郭之奇
宇文窥欢入晋阳,高王悔遣归复命。
此儿瞻视果非尝,英雄耳目真堪竞。
讨悦初收秦陇心,迎舆始作尚书令。
操戈宁肯复授人,魏脩枉就长安阱。
宝炬空将玉烛燃,安定已司军国政。
金墉胆丧东人悲,渭曲柳株西人咏。
府兵属军军寓农,周礼命官官复正。
如此施为出汉秦,奈何事主同枭獍。
子觉称周未一年,宁都及三天禄竟。
弘我周家非鲁公,逆护谁教落斧柄。
三教归儒佛道除,六师指邺高齐并。
可怜二九日孜孜,狡童一旦居天圣。
乌丸漫捋好公须,杖痕宁改凶人性。
剪羽摇根自速亡,天时人事互相庆。
天元天兴法驾还,曙星曙入东宫映。
南北从兹王气合,杨花满目中华盛。
此儿瞻视果非尝,英雄耳目真堪竞。
讨悦初收秦陇心,迎舆始作尚书令。
操戈宁肯复授人,魏脩枉就长安阱。
宝炬空将玉烛燃,安定已司军国政。
金墉胆丧东人悲,渭曲柳株西人咏。
府兵属军军寓农,周礼命官官复正。
如此施为出汉秦,奈何事主同枭獍。
子觉称周未一年,宁都及三天禄竟。
弘我周家非鲁公,逆护谁教落斧柄。
三教归儒佛道除,六师指邺高齐并。
可怜二九日孜孜,狡童一旦居天圣。
乌丸漫捋好公须,杖痕宁改凶人性。
剪羽摇根自速亡,天时人事互相庆。
天元天兴法驾还,曙星曙入东宫映。
南北从兹王气合,杨花满目中华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宇文窥欢在晋阳的行动及其对晋阳高王的影响,展现了宇文窥欢的雄才大略与英雄气概。诗中通过对比宇文窥欢与高王的不同态度和决策,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复杂。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宇文窥欢如何巧妙地收服秦陇之心,以及他被召回后所获得的高位,如尚书令。然而,宇文窥欢的野心和手段也暴露无遗,他不愿再将权力授予他人,甚至不惜陷害魏修于长安的陷阱之中。这种权谋与手段,显示了宇文窥欢的狠辣与决断力。
接着,诗中提到宇文窥欢在军政上的重要地位,他不仅掌握了军权,还负责管理府兵,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远影响。然而,这种施政方式与汉秦的传统有所出入,引发了对宇文窥欢是否适合作为君主的质疑。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宇文窥欢统治下的社会变迁。三教归儒,佛教和道教被排除在外,六师指向邺城,暗示着高齐的覆灭。诗中以“可怜二九日孜孜”表达了对宇文窥欢短暂而辉煌统治的惋惜,同时也暗示了其最终的失败。
最后,诗中提到了天元、天兴等象征性的事件,如法驾还京、曙星映照东宫,以及南北王气的融合,预示着国家的统一与繁荣。然而,这些美好的景象背后,隐藏着对宇文窥欢统治的讽刺与批判,以及对其最终失败的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文窥欢的描绘,反映了明代对于历史人物的复杂评价,以及对权力、道德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