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擘珊瑚树,枝枝出海云
出处:《晚看秋山红树》
清 · 李锴
谁擘珊瑚树,枝枝出海云。
炉锤真宰在,图画鬼工分。
白水开虚照,青山设閒文。
所悲摇落近,倚杖及斜曛。
炉锤真宰在,图画鬼工分。
白水开虚照,青山设閒文。
所悲摇落近,倚杖及斜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霞映照下的秋山与红树之景,充满了深沉而壮丽的自然之美。
首句“谁擘珊瑚树”,以“擘”字生动地描绘了秋日夕阳下,红树如同珊瑚般绚烂多姿,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接着,“枝枝出海云”一句,将红树与天边的云彩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红树的枝条延伸至海云之间,与天地相连。
“炉锤真宰在,图画鬼工分”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大自然比作技艺高超的匠人,通过炉火纯青的技巧,创造出如此精妙绝伦的自然景观。这里的“真宰”和“鬼工”分别指自然界的创造者和非凡的技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创造力的赞叹。
“白水开虚照,青山设閒文”则进一步描绘了水光山色的和谐之美。白水在夕阳的照射下泛起虚幻的光芒,青山则静静地铺陈着自然的诗篇。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水的灵动与山的静谧,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最后,“所悲摇落近,倚杖及斜曛”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万物凋零的感慨。在黄昏时分,诗人倚杖于山间,面对即将来临的秋风落叶,心中不免生发出淡淡的忧伤。然而,这种忧伤中也蕴含着对自然循环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流转的哲思,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