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君不见宋家遗骨瘗冬青,昌平郁郁松楸树全文

君不见宋家遗骨瘗冬青,昌平郁郁松楸树

出处:《思陵痛
明末清初 · 尤侗
思陵在位十七载,四海分崩成瓦解。
去年失楚今失秦,大梁水决武昌焚。
虎豹九关谁与守,三军倒戈百姓走。
君王仗剑死煤山,母后宫中殉玉环。
桐棺一寸道旁置,故老行人多掩涕。
入庙应呼十四皇,儿家何罪致天亡?新鬼号咷旧鬼哭,钟虡惨裂灯无光。
高勿哀,文勿怒,自古兴亡有天数,顺处得来顺处去。
君不见宋家遗骨瘗冬青,昌平郁郁松楸树

鉴赏

此诗《思陵痛》由明末清初诗人尤侗所作,描绘了思陵在位期间国家动荡、战乱频仍的悲惨景象。诗中以“思陵”为代称,暗指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崇祯帝),通过描述其在位十七年间的国家分裂、城池沦陷、军队叛变、百姓流离失所、君主自尽、后宫殉难等事件,展现了明朝末期的衰败与灭亡。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形象生动的比喻,如“四海分崩成瓦解”、“大梁水决武昌焚”、“虎豹九关谁与守”等,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同时,诗人还通过“君王仗剑死煤山,母后宫中殉玉环”等细节,表达了对明朝末代皇帝及其家族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最后,诗人以“高勿哀,文勿怒,自古兴亡有天数,顺处得来顺处去”结束,既是对历史兴衰的无奈接受,也是对后世的警示,提醒人们面对历史变迁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顺应自然规律,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以史为鉴。

整体而言,《思陵痛》不仅是一首对明朝末期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悲剧的深沉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