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落帆危石矶,就枕不敢久全文

落帆危石矶,就枕不敢久

出处:《舟次白沙
宋 · 王庭圭
朝发螺浦湄,暮宿白沙口。
初为夜行计,有物应掣肘。
山云四面起,风涛半江吼。
落帆危石矶,就枕不敢久
林深鸣鹤鹊,村远闻鸡狗。
梦觉知月明,破篷见牛斗。
起视天色清,解缆欲放溜。
浪头聒天响,掀簸入我牖。
蒲帆未及张,篙师复回首。
渡头有古祠,壁画杂怪丑。
舟人相与言,劝我酬神酒。
出处本细事,阴晴亦常有。
我固不问天,岂问土木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从螺浦湄出发,至白沙口的旅程中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

首句“朝发螺浦湄,暮宿白沙口”点明了行程的起点与终点,表达了旅程的开始与结束。接着,“初为夜行计,有物应掣肘”暗示了旅途中的困难与挑战,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番波折。

“山云四面起,风涛半江吼”描绘了夜晚航行时的壮丽景象,山云翻滚,风涛怒吼,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壮阔的氛围。“落帆危石矶,就枕不敢久”则表现了诗人面对险境时的谨慎与不安。

“林深鸣鹤鹊,村远闻鸡狗”通过自然界的生物活动,展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生机。“梦觉知月明,破篷见牛斗”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内心的平静。

“起视天色清,解缆欲放溜”展现了诗人清晨醒来,准备继续前行的场景。“浪头聒天响,掀簸入我牖”描绘了航行中的颠簸与喧嚣,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蒲帆未及张,篙师复回首”则体现了船工之间的默契与合作。

最后,“渡头有古祠,壁画杂怪丑。舟人相与言,劝我酬神酒”描述了途经古祠时的情景,通过与船人的对话,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与祈求。“出处本细事,阴晴亦常有”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认为世事无常,顺其自然。“我固不问天,岂问土木偶”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应过分依赖外在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内心情感以及与人交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命运的淡然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