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忘宗悫乘风志,犹忆兰成射策年
出处:《送蔡伯毅先生挈眷渡华》
清 · 王松
扶桑濯足已多年,忽梦乘槎到日边。
慰母昔闻毛义檄,赠君今授绕朝鞭。
河山感慨新亭泪,风雨凄凉宝剑篇。
翘首嵩云天万里,归秦梅鹤举家仙。
公义私情两不偏,分明去就事争传。
未忘宗悫乘风志,犹忆兰成射策年。
北望中原悲逐鹿,西瞻浪泊感飞鸢。
虬髯肯向扶馀老,棋弈长安一著先。
慰母昔闻毛义檄,赠君今授绕朝鞭。
河山感慨新亭泪,风雨凄凉宝剑篇。
翘首嵩云天万里,归秦梅鹤举家仙。
公义私情两不偏,分明去就事争传。
未忘宗悫乘风志,犹忆兰成射策年。
北望中原悲逐鹿,西瞻浪泊感飞鸢。
虬髯肯向扶馀老,棋弈长安一著先。
鉴赏
此诗《送蔡伯毅先生挈眷渡华》由清代诗人王松所作,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首联“扶桑濯足已多年,忽梦乘槎到日边”以神话传说开篇,借“扶桑”与“乘槎”寓言,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深切关怀与祝福。颔联“慰母昔闻毛义檄,赠君今授绕朝鞭”运用典故,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寄托了对友人母亲的敬意。颈联“河山感慨新亭泪,风雨凄凉宝剑篇”描绘了离别时的哀伤与不舍,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尾联“翘首嵩云天万里,归秦梅鹤举家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友人最终能回归故土、与家人团聚的期待。
接下来,“公义私情两不偏,分明去就事争传”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人格的赞美,强调了在公义与私情之间保持平衡的重要性。随后,“未忘宗悫乘风志,犹忆兰成射策年”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赞扬了友人的远大抱负与才华。最后,“北望中原悲逐鹿,西瞻浪泊感飞鸢”则表达了对友人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的同情,同时预示着友人将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克服一切困难。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其未来成功的期许,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