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寒霁三冬色,恩融四海春全文

寒霁三冬色,恩融四海春

出处:《郊丘侍祀
宋 · 胡宿
太极生真主,中原有圣人。
圜丘尊上帝,大旅合群神。
行马帷宫肃,乘龙法驾驯。
礼容光日月,文德动星辰。
剑履陪祠古,咸英作乐新。
东方虚小次,午陛彻华茵。
吉土繇诚享,高穹以道亲。
烛坛光景集,升燎福祥臻。
寒霁三冬色,恩融四海春
万灵今受记,长此奉尧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中国在郊外和丘陵举行祭祀仪式的庄严场景。诗人胡宿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祀活动中的各种元素,包括太极、真主、上帝、群神、礼仪、音乐、东方、午时、吉土、高穹、福祥、四海等,构建了一幅宏大的祭祀图景。

首先,诗中提到“太极生真主,中原有圣人”,暗示了祭祀活动与宇宙、自然以及人类文明的深刻联系,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秩序和道德伦理的敬畏与追求。

接着,“圜丘尊上帝,大旅合群神”描述了祭祀场所的神圣性,以及对天地神灵的尊敬与聚合,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和超自然存在的崇拜。

“行马帷宫肃,乘龙法驾驯”描绘了祭祀队伍的庄重与秩序,通过马车和龙的象征,展示了仪式的威严和神圣性。

“礼容光日月,文德动星辰”则强调了祭祀仪式中礼仪的光辉与道德的影响力,仿佛日月星辰都在为这场仪式增添光彩。

“剑履陪祠古,咸英作乐新”表现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既有古老的剑履伴随祭祀,又有新的音乐创作,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和谐共存。

“东方虚小次,午陛彻华茵”通过时间与空间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宏大与细致,东方的次序与午时的华美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仪式的全面与完美。

“吉土繇诚享,高穹以道亲”表达了对土地的尊重与对天道的亲近,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和谐关系。

“烛坛光景集,升燎福祥臻”描绘了祭坛上的光芒汇聚,火焰升腾,预示着吉祥与福祉的到来。

“寒霁三冬色,恩融四海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祭祀活动带来的温暖与希望,不仅局限于一地,而是惠及四方。

最后,“万灵今受记,长此奉尧仁”表达了对所有生物的祝福与敬意,以及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强调了祭祀活动的深远意义和持续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详细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神灵、道德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对和谐社会秩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