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作陈那,令吼震山谷
出处:《和子瞻双石》
宋 · 秦观
天镵海滨石,郁若龟毛绿。
信为小仇池,气象宛然足。
连岩下空洞,鼎张彭亨腹。
双峰照清涟,春眉镜中蹙。
疑经女娲鍊,或入金华牧。
炉熏充云气,研滴当川渎。
尤物足移人,不必珠与玉。
道旁初无异,汉将疑虎伏。
支机亦何据,但出君平卜。
奇礓入华林,倾都自追逐。
我愿作陈那,令吼震山谷。
一拳既在梦,二驹空所欲。
大士舍宝陀,仙人遗句曲。
惟诗落人间,如传置邮速。
信为小仇池,气象宛然足。
连岩下空洞,鼎张彭亨腹。
双峰照清涟,春眉镜中蹙。
疑经女娲鍊,或入金华牧。
炉熏充云气,研滴当川渎。
尤物足移人,不必珠与玉。
道旁初无异,汉将疑虎伏。
支机亦何据,但出君平卜。
奇礓入华林,倾都自追逐。
我愿作陈那,令吼震山谷。
一拳既在梦,二驹空所欲。
大士舍宝陀,仙人遗句曲。
惟诗落人间,如传置邮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海滨石:海边的石头。龟毛绿:形容石头翠绿如龟毛。
小仇池:传说中的仙境。
宛然足:景象优美,足够令人满意。
连岩:相连的山岩。
鼎张彭亨腹:形容山洞形状像大鼎的腹部。
春眉:形容山峰倒影像女子的眉毛。
女娲鍊:女娲炼石的神话。
金华牧:指神仙放牧的地方。
炉熏:炼丹炉的烟雾。
研滴:研磨的水滴。
尤物:特别吸引人的事物。
汉将:古代的将领。
君平卜:指占卜师君平。
奇礓:奇特的岩石。
陈那: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
大士:佛教中的菩萨。
句曲:道教名山。
邮速:迅速传递。
翻译
天边的山石像海边的龟壳,翠绿得如同龟毛般密集。这确实是个小仇池,景象优美,足以令人满足。
山岩相连,下面有个空洞,好像大鼎张开的大腹。
两座山峰倒映在清澈的涟漪中,仿佛春眉在镜子上皱起。
怀疑这是女娲炼石的地方,或是仙人放牧的地方。
炼丹炉的烟雾充满天空,研磨的水滴如同河流。
美物足以打动人心,不一定非得是珍珠和宝玉。
路边起初并无异样,汉将却疑心有猛虎潜伏。
支机的依据何在?只需如君平那样占卜便知。
奇特的岩石进入华林,全城的人都争相追逐。
我愿成为陈那,让吼声震动山谷。
拳击的梦想已成过往,骏马的愿望空留遗憾。
大士舍弃了宝陀,仙人留下了句曲的秘籍。
只有诗歌留在人间,快速地传递着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和子瞻双石》,通过对海边奇特石头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形态和神韵。诗人以"天镵海滨石"起笔,形容石头犹如天斧削成,满布绿色如同龟毛般密集。他称这些石头为"小仇池",意指其景色宛如仇池山,气象万千,足以令人陶醉。
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石头的结构,如"连岩下空洞",暗示其内部空间深邃;"鼎张彭亨腹"则比喻石头像大鼎般饱满壮硕。"双峰照清涟",将石头比作女子的黛眉,形象生动。诗人想象这些石头可能曾被女娲炼化,或是出自神仙之手。
石头的美不仅在于形体,更在于其内在气质,"炉熏充云气,研滴当川渎",仿佛蕴含着神秘力量。诗人认为,这样的奇石足以打动人心,无需珠宝玉石的华丽。然而,寻常人并未察觉其非凡之处,甚至将其误以为虎伏于路边。
诗人借用"支机"的典故,暗示石头具有预知未来的神秘力量,但真正的智慧在于如君平卜者般洞察世事。石头最终被引入皇家园林,引起了人们的争相追逐,诗人自比陈那,希望石头能发出震撼山谷的吼声。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尽管石头珍贵,大士已舍弃其宝陀,仙人也遗弃了它们,只留下诗歌流传世间,如同快速传递的信息。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赞美了石头的自然之美和内在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物换星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