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叶垂鸡竿,雪花眩鸾旗
出处:《端门听赦咏雪》
宋 · 陈与义
云叶垂鸡竿,雪花眩鸾旗。
一天丰年意,飘入万寿卮。
茫茫玉妃班,影乱千官仪。
也知楼头喜,舞态方自持。
教坊可怜女,面赤婆娑时。
天公一笑罢,未觉风来迟。
小儒惊伟观,到笏不敢吹。
归家得细说,平分遗妻儿。
茅檐玉三尺,坐玩可乐饥。
生活太冷淡,侑以一篇诗。
一天丰年意,飘入万寿卮。
茫茫玉妃班,影乱千官仪。
也知楼头喜,舞态方自持。
教坊可怜女,面赤婆娑时。
天公一笑罢,未觉风来迟。
小儒惊伟观,到笏不敢吹。
归家得细说,平分遗妻儿。
茅檐玉三尺,坐玩可乐饥。
生活太冷淡,侑以一篇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鸡竿:古代的一种旗帜,象征权威。鸾旗:装饰有鸾鸟图案的旗帜,用于仪仗。
丰年意:丰收的景象,寓意吉祥。
万寿卮:盛酒的大杯子,常用于祝寿。
玉:形容美景如玉。
持:保持,矜持。
教坊:古代宫廷中的音乐机构。
婆娑:舞姿摇摆的样子。
笑罢:笑过之后。
风来迟:风似乎因天公的笑声而暂停。
小儒:谦称自己为小书生。
吹:这里指吹拂尘土。
妻儿:妻子和孩子。
茅檐:简陋的屋檐。
侑:陪衬,增添。
翻译
云彩如叶覆盖在鸡竿上,雪花闪烁在鸾旗周围。满眼丰收的景象,飘洒进万寿杯中。
众多仙女般的仪仗队,身影纷乱了百官的行列。
她们知道楼头的喜悦,舞姿却依然矜持。
可怜的教坊女子,脸颊绯红,舞动着婆娑身姿。
天公露出微笑后,风似乎也变得迟缓。
小书生惊叹这壮观景象,拿着笏板都不敢轻吹灰尘。
回家后细细讲述,与妻儿分享这份快乐。
坐在三尺高的茅檐下,赏玉般的美景足以驱散饥饿。
生活虽然平淡,但一首诗便能增添几分乐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宫廷中一场盛大的赦免仪式,雪花纷飞的场景。"云叶垂鸡竿,雪花眩鸾旗"形象地写出云彩如叶般低垂,雪花在华丽的鸾旗间闪烁,营造出庄重而祥瑞的气氛。"一天丰年意,飘入万寿卮"表达了对丰收和皇帝长寿的美好祝愿,雪花仿佛融入了庆祝的酒杯。
诗人接着描述了宫中嫔妃和百官的仪态,"茫茫玉妃班,影乱千官仪",犹如玉人列队,仪态万千,秩序井然。"楼头喜"和"舞态方自持"则展现出人们的喜悦之情,舞者们在雪花中保持着优雅的舞姿。
"教坊可怜女,面赤婆娑时"描绘了教坊女子在欢乐中的娇羞之态,"天公一笑罢,未觉风来迟"则寓言般的表达上天的欢笑使得时间都仿佛停滞。诗人自己也被这壮观景象所震撼,"小儒惊伟观,到笏不敢吹",回家后只能细细讲述给家人分享。
最后,诗人以平凡的生活琐事作结,"茅檐玉三尺,坐玩可乐饥",即使在简陋的屋檐下,欣赏这样的美景也能带来快乐,生活虽平淡,但诗歌增添了乐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宋代宫廷雪景中的宏大气象和人们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