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磬和吟断,残灯照卧幽
出处:《即事九首 其三》
唐 · 司空图
明时那弃置,多病自迟留。
疏磬和吟断,残灯照卧幽。
疏磬和吟断,残灯照卧幽。
注释
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弃置:被弃用,不受重用。
多病:身体多病。
迟留:停留,这里指滞留不前的状态。
疏磬:稀疏的钟声。
和吟:和着吟咏的声音。
断:中断,停止。
残灯:快要熄灭的灯光。
照卧幽:照着静静躺着的人,形容夜晚卧床的情景。
翻译
在光明的时代我被弃置不顾,因多病而独自滞留。稀疏的钟声伴着吟咏已中断,残灯静静地照着卧床的我。
鉴赏
这段诗歌是出自唐代诗人司空图的《即事九首(其三)》。从这几行诗句来看,司空图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心境。"明时那弃置,多病自迟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自己身处困境中的无奈心情。这里的“明时”指的是白天或者光明之时,而“那弃置”则意味着一种被世俗所抛弃的状态。“多病自迟留”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身体多病,行动不便,不能如愿以赴的无力感。
"疏磬和吟断,残灯照卧幽"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淡远的夜晚景象。“疏磬”指的是隔绝尘世的声音,“和吟”则是和缓的歌声,而“断”字则表明这声音已经停止。接着“残灯照卧幽”则是说在微弱的灯光下,诗人静躺于幽暗之处。这两句共同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深处的宁静氛围。
总体而言,这几行诗展示了司空图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以及他在精神世界中寻找内心平和的努力。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自我安慰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