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全文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

出处:《秋风函谷应诏
唐 · 徐贤妃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拼音版原文

qiūfēnghánjìndòngshān
yǎnsōngqiānlǐngshàngèrlíngjiān

yúnchóu广guǎngluòcǎnzhòngguān
shípiāoyìngyànzhēnrénhái

注释

函谷:关名,古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
劲气:《初学记》中又作“朔气”,凛冽的寒气。
偃松:常绿小乔木,分枝很多,大枝伏在地面上,末端斜面向上,针状叶,雄花黄色,雌花紫色,球果紫褐色,种子略呈卵形。
二陵:在崤山(今河南洛宁县北,西接陕县界,东接渑池县界)有两山,相距三十五里,又称二陵,南陵传为夏桀的祖父夏后皋之墓,北陵为周文王避风雨之处。
隰:低湿的地方。
紫气:传说老子西游,函谷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东来,知有圣人将要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来了,尹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

翻译

秋风从函谷关吹起,凌冽的寒气惊动了河山。
偃松生长在千山万岭之上,杂雨飘落在南陵北陵之间。
愁云惨淡地压在广阔的低谷,落日斜照着雄关一派黯淡。
此时山间飘起了紫气,应是验证了真人回还。

鉴赏

诗中首句“秋风起函谷”即设定了一个肃穆而壮丽的画面,函谷关是古时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秋风在此地吹动,便显得特别具有力量。接下来的“劲气动河山”则进一步渲染出一幅秋天萧瑟、充满雄浑气息的景象。

第三句“偃松千岭上”,“偃松”指的是树枝被风吹弯曲,显示了秋风之强劲,"千岭"则描绘出连绵不绝的山脉,给人以雄伟感。紧接着的“杂雨二陵间”则是对景物的细腻刻画,雨水在山峦之间弥散,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景象的描绘而逐渐深化,到了“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两句,更是达到了一个高潮。这里,“低云愁广隰”中的“愁”,表露了诗人内心的忧伤,而“落日惨重关”则通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强化了这种悲凉之情。

最后两句“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显得有些神秘色彩。秋风中似乎飘散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而“真人还”则让人联想到了道教中的高僧或仙侠,他们在这萧瑟秋风中归来,仿佛是自然界与精神世界交融的一种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之力的感慨,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