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景便须醉,浮生苦难保
出处:《和韩秋怀十一首 其十一》
宋 · 王十朋
鲜鲜霜中菊,谁云晚不好。
开日即重阳,虽晚亦同蚤。
对景便须醉,浮生苦难保。
胡为楚大夫,不饮致枯槁。
何如醉乡人,虽醉亦有道。
开日即重阳,虽晚亦同蚤。
对景便须醉,浮生苦难保。
胡为楚大夫,不饮致枯槁。
何如醉乡人,虽醉亦有道。
鉴赏
这首诗以霜中之菊为引子,探讨了生命与时间、饮酒与节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对比楚大夫的坚守与醉乡人的自由,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首先,诗中的“鲜鲜霜中菊”描绘了一幅在严霜下依然鲜艳的菊花图景,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生命力和美好品质。接着,“谁云晚不好”一句,提出疑问,否定了一般人认为晚开之花不如早开之花的观点,强调了晚开之花的独特魅力和内在价值。
“开日即重阳,虽晚亦同蚤”,诗人进一步阐述,无论花开早晚,都能在特定的时间(如重阳节)绽放,展现出生命的多样性和时间的相对性。这种观点鼓励人们接受并欣赏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必过分纠结于时间的先后。
“对景便须醉,浮生苦难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景色时的感慨,认为在短暂而多变的人生中,应学会享受当下,甚至以醉酒的方式暂时忘却生活的不易和无常。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深刻理解以及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胡为楚大夫,不饮致枯槁”,诗人借楚大夫的例子,批评了过于执着于道德规范而忽视个人情感和生活乐趣的行为。楚大夫因坚守正直而不饮酒,最终导致身心枯萎,失去了生活的乐趣。这与诗人的主张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适度放纵和享受生活的重要性。
最后,“何如醉乡人,虽醉亦有道”,诗人转而赞美醉乡之人,尽管他们醉酒,但内心有其遵循的道德准则。这既是对前文批评的回应,也是对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方式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时间的价值、个人选择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快乐与平衡。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的道德约束,去体验和享受生活的多元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