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惟门户在所寄,异日亦足张吾军
出处:《用前韵呈硕父昆仲》
宋 · 赵蕃
嗟我失脚堕棘榛,寸步有若千里行。
穷山自缚数椽屋,便认怀玉为里门。
扁舟泛从吴楚转,远游欲赋惭无文。
他乡喜见两表弟,把臂劳苦仍如勤。
夜窗款坐屡续灯,有酒更倒樽如岑。
祗今一笑莫轻失,转首便恐成后今。
要知后会渺何许,慷慨忍对临风襟。
故家如子未多有,立身行己须自钦。
不惟门户在所寄,异日亦足张吾军。
穷山自缚数椽屋,便认怀玉为里门。
扁舟泛从吴楚转,远游欲赋惭无文。
他乡喜见两表弟,把臂劳苦仍如勤。
夜窗款坐屡续灯,有酒更倒樽如岑。
祗今一笑莫轻失,转首便恐成后今。
要知后会渺何许,慷慨忍对临风襟。
故家如子未多有,立身行己须自钦。
不惟门户在所寄,异日亦足张吾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失脚:失足,比喻遭遇困境。棘榛:荆棘丛生的地方,比喻艰难险阻。
怀玉:比喻珍贵的品质或才华。
扁舟:小船,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惭无文:惭愧自己没有足够的文采。
把臂:挽臂,表示亲密无间。
屡续灯:频繁地添灯,形容夜谈不断。
如岑:形容饮酒畅快,如山峰般高峻。
后今:未来的日子,与现在形成对比。
故家:故乡,老家。
行己:行为操守,自我修养。
异日:将来,未来的某一天。
张吾军:壮大自己的势力或影响力。
翻译
感叹我失足陷入荆棘丛中,每一步都仿佛跋涉千里。在深山里建起几间简陋的小屋,就误以为怀揣美玉就是归宿。
乘着小船漂泊于吴楚之间,远游的我想要抒发感慨却词穷。
在他乡欣喜地见到两位表弟,尽管劳累依旧像往常一样亲昵。
夜晚窗边长谈,灯火不断续燃,有酒时更是举杯畅饮。
如今能笑一笑就不要轻易错过,转眼之间可能就成为过去。
未来相会的机会渺茫难寻,面对清风我只能慷慨激昂。
故乡之情如同稀有之物,自我修养和立身处世必须自尊自重。
不仅家业寄托于此,将来也能以此壮大我的力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异地他乡的漂泊感受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嗟我失脚堕棘榛”以比喻手法,描绘自己陷入困境的境遇,如同在荆棘丛中艰难前行。接下来的“穷山自缚数椽屋”形象地写出他在偏远之地建造简陋居所,即使如此,仍怀揣着高尚的志向,视此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扁舟泛从吴楚转,远游欲赋惭无文”写诗人乘舟游历,虽然有游历的愿望,但因才情不足而感到惭愧。见到表弟时,“他乡喜见两表弟,把臂劳苦仍如勤”,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尽管身处异地,亲情依旧深厚。
夜晚与表弟促膝长谈,灯光昏暗却温馨,“夜窗款坐屡续灯,有酒更倒樽如岑”,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生活的惬意。诗人告诫自己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因为“祗今一笑莫轻失,转首便恐成后今”,暗示未来相聚可能不易。
最后两句“要知后会渺何许,慷慨忍对临风襟”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望,以及对自己品格的要求,“故家如子未多有,立身行己须自钦”,强调个人品行的重要。诗人认为,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应忘记根本,良好的家风和自我修养将为自己赢得尊重,甚至“异日亦足张吾军”,预示着未来有所作为。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哲理,展现了赵蕃在旅途中的感慨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