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问耆老,遥指孤山云
出处:《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
唐 · 沈佺期
少曾读仙史,知有苏耽君。
流望来南国,依然会昔闻。
泊舟问耆老,遥指孤山云。
孤山郴郡北,不与众山群。
重崖下萦映,嶛峣上糺纷。
碧峰泉附落,红壁树傍分。
选地今方尔,升天因可云。
不才予窜迹,羽化子遗芬。
将览成麟凤,旋惊禦鬼文。
此中迷出处,含思独氛氲。
流望来南国,依然会昔闻。
泊舟问耆老,遥指孤山云。
孤山郴郡北,不与众山群。
重崖下萦映,嶛峣上糺纷。
碧峰泉附落,红壁树傍分。
选地今方尔,升天因可云。
不才予窜迹,羽化子遗芬。
将览成麟凤,旋惊禦鬼文。
此中迷出处,含思独氛氲。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我曾读过关于仙人的历史,知道有个叫苏耽的仙人。遥想他来自南方,他的事迹至今仍被人提及。
我在湖边停船,向年长者询问,他们手指着孤山的云雾。
那座孤山位于郴州北面,不同于周围的群山。
重重山崖下,泉水环绕;山势险峻,树木错落有致。
青翠的山峰下泉水潺潺,红色的峭壁旁树木丛生。
这里就是他选择的仙境,升天之事似乎可信。
我虽无能,但追寻他的足迹;他已羽化,只留下芬芳。
我本欲欣赏美景,却惊讶于这里的神秘传说。
在这其中迷失了方向,心中充满深沉的思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自然景观中追寻仙境的意象,通过对古仙史的阅读和现实中的探访,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升华为仙的向往。诗中“孤山郴郡北,不与众山群”一句,描绘了一座独立于其他山之外的苏耽山,它不随波逐流,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超然物外、独特的仙境。
在“碧峰泉附落,红壁树傍分”一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对苏耽山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清净脱俗仙境的追求。
“选地今方尔,升天因可云”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个地方的选择,以及通过这样的环境来实现升华成仙的愿望。这里的“云”字也隐含着飘逸高远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想象力和浪漫色彩。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充满仙境情怀和超脱追求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