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半疾病,百年常别离
出处:《春日十二韵》
宋 · 吕本中
看花不忍摘,忆在历阳时。
梦挟春风走,生嫌莫景移。
老人扶杖隐,诸少倚歌迟。
懒拙今谁问,漂流只自知。
久无红颊映,但有白须随。
一世半疾病,百年常别离。
谩成归隐梦,频有送行诗。
痛饮心犹在,高吟病不宜。
未应讥偪仄,或恐胜肥痴。
何日江南去,秋帆满意吹。
梦挟春风走,生嫌莫景移。
老人扶杖隐,诸少倚歌迟。
懒拙今谁问,漂流只自知。
久无红颊映,但有白须随。
一世半疾病,百年常别离。
谩成归隐梦,频有送行诗。
痛饮心犹在,高吟病不宜。
未应讥偪仄,或恐胜肥痴。
何日江南去,秋帆满意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春日十二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感慨。开篇“看花不忍摘,忆在历阳时”,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即使面对美丽的花朵也舍不得采摘,仿佛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留恋。
接着,“梦挟春风走,生嫌莫景移”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老人扶杖隐,诸少倚歌迟”则描绘了一幅老年人孤独、年轻人忙碌的场景,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懒拙今谁问,漂流只自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性格特点的自我认知,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被社会边缘化的感受。“久无红颊映,但有白须随”描述了岁月的无情,让青春不再,白发渐生。“一世半疾病,百年常别离”则揭示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充满了病痛和离别的苦楚。
“谩成归隐梦,频有送行诗”表明诗人虽有归隐之心,却难以实现,只能在梦中寻求慰藉。而“痛饮心犹在,高吟病不宜”则体现了诗人即便身体不适,仍渴望通过饮酒和吟诗来寄托情感。“未应讥偺仄,或恐胜肥痴”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与反思,既不因生活的困顿而自卑,也不因追求理想而过于痴狂。
最后,“何日江南去,秋帆满意吹”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希望有一天能离开纷扰的尘世,到江南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还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