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锡超尘境,飘然远绝群
出处:《和白鹤亭送无凡上人结茅盘山原韵》
清 · 戴亨
振锡超尘境,飘然远绝群。
松门衔峭壁,石榻沤寒云。
一法心无住,千江月不分。
遥知莲社侣,携笑虎溪闻。
松门衔峭壁,石榻沤寒云。
一法心无住,千江月不分。
遥知莲社侣,携笑虎溪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远离尘嚣,修行于深山之中的情景。首句“振锡超尘境”以“振锡”这一僧人特有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僧人超越世俗的决心与行动。接着“飘然远绝群”一句,通过“飘然”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僧人超脱世俗的姿态,与世隔绝之意跃然纸上。
“松门衔峭壁,石榻沤寒云”两句,运用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松门与峭壁相映成趣,石榻则置于云雾之中,既表现了环境的险峻,也暗示了僧人修行之地的清幽与超凡脱俗。
“一法心无住,千江月不分”则是对僧人心境的深刻揭示。一法心,即一心一意地遵循佛法,不为外物所动;千江月不分,则是比喻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明月(即佛性)始终不变,体现了佛教中“心如明镜台”的哲理。
最后,“遥知莲社侣,携笑虎溪闻”表达了对僧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们在修行路上相互扶持、共同欢笑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