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披星来玉峡,长驱接淅度金川
明 · 张萱
揽辔披星来玉峡,长驱接淅度金川。
危旌数拂章山雨,警角寒嘶皂阁烟。
不见华灯烧永夜,惟闻社鼓乞丰年。
今宵为嘱明宵月,莫惜清光两地悬。
危旌数拂章山雨,警角寒嘶皂阁烟。
不见华灯烧永夜,惟闻社鼓乞丰年。
今宵为嘱明宵月,莫惜清光两地悬。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张萱在夜晚疾驰于玉峡与金川之间的壮丽景象。首句“揽辔披星来玉峡”,生动展现了诗人驾驭马车,顶着星辰,穿越玉峡的情景,充满了旅途的豪迈与不畏艰难的精神。接着,“长驱接淅度金川”一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继续前行,穿越金川的场景,展现了他的决心与勇气。
“危旌数拂章山雨,警角寒嘶皂阁烟”两句,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和氛围。危旌(高高的旗帜)在风雨中轻轻拂动,警角(巡逻的号角)在寒冷的空气中嘶鸣,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凄凉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警觉与谨慎。
“不见华灯烧永夜,惟闻社鼓乞丰年”两句,将视角转向夜晚的静谧与乡村的风俗。在漫长的夜晚,没有华灯照亮,只有社鼓声声,祈求来年的丰收。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敬畏,也流露出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最后,“今宵为嘱明宵月,莫惜清光两地悬”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他希望今晚的月光能够跨越空间,照亮远方,寓意着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关怀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内心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