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芊芊晴扫烟,宫城大锦红殷鲜
出处:《汉皇迎春词》
唐 · 温庭筠
春草芊芊晴扫烟,宫城大锦红殷鲜。
海日初融照仙掌,淮王小队缨铃响。
猎猎东风燄赤旗,画神金甲葱茏网。
钜公步辇迎句芒,复道扫尘燕彗长。
豹尾竿前赵飞燕,柳风吹尽眉间黄。
碧草含情杏花喜,上林莺啭游丝起。
宝马摇环万骑归,恩光暗入帘栊里。
海日初融照仙掌,淮王小队缨铃响。
猎猎东风燄赤旗,画神金甲葱茏网。
钜公步辇迎句芒,复道扫尘燕彗长。
豹尾竿前赵飞燕,柳风吹尽眉间黄。
碧草含情杏花喜,上林莺啭游丝起。
宝马摇环万骑归,恩光暗入帘栊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芊芊:形容草木茂盛。宫城:皇宫。
仙掌:宫殿中的装饰物,象征仙人之手。
淮王:古代诸侯国君,此处可能指代某位皇族成员。
缨铃:古代贵族出行时的装饰,有铃铛的帽饰。
句芒: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复道:两层楼阁间的通道。
豹尾竿:古代仪仗的一种,竿头装饰有豹尾。
赵飞燕:汉代著名舞者,以体态轻盈著称。
游丝:春天昆虫吐出的细丝,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秀发或情感。
翻译
春天草木茂盛,阳光驱散了轻烟,皇宫城墙上的大锦缎鲜艳如火。朝阳初升,照亮了仙人之掌,淮王的小队行进时,铃铛声清脆响起。
强劲的东风吹动着红色旗帜,画师笔下的神祇身披金色甲胄,如同繁密的网状装饰。
显赫的大臣乘坐步辇迎接句芒神,宫殿通道上清扫尘埃,燕子的身影在其中穿梭如长带。
豹尾竿前,赵飞燕般的女子轻盈,柳风拂过,她眉间的黄色妆容消退。
碧绿的草地上,杏花含笑,上林苑中的黄莺婉转歌唱,游丝随风飘荡。
华丽的宝马摇曳着环佩,万马归来的队伍中,恩泽的光芒悄悄洒入门窗之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结合了自然美景与宫廷活动的描述。开篇“春草芊芊晴扫烟”即展现了一幅春天草木蓬勃,阳光普照的画面。“宫城大锦红殷鲜”则是对皇宫内部装饰华丽、热闹非凡的描写,可能是在庆祝春节或者其他重要节日。
“海日初融照仙掌”中的“海日”可能指的是太阳从东海升起,“仙掌”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可能是指皇帝或神仙的手。紧接着“淮王小队缨铃响”则显示了宫廷内外活动的热闹,如同现在的马队或骑兵仪仗队。
猎猎东风燄赤旗,画神金甲葱茏网,是对春日猎猎东风中的军队检阅场景的描绘。其中“画神”可能是指画中之神,即士兵们佩戴的华丽盔甲。
接下来的“钜公步辇迎句芒,复道扫尘燕彗长”则是对皇帝乘坐车辇出行的情景描写,以及清扫道路、准备仪式的繁忙场面。“豹尾竿前赵飞燕”可能是在描述一场狩猎活动,而“柳风吹尽眉间黄”则是一幅女子在春风中梳妆的温柔画面。
“碧草含情杏花喜,上林莺啭游丝起”是对自然景色与宫廷乐曲和谐共存的情境描绘。最后,“宝马摇环万骑归,恩光暗入帘栊里”则可能是在描述一场盛大的回宫仪式,以及皇帝的慈祥关怀隐现于后宫的细腻之处。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与宫廷活动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春日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温庭筠对唐代宫廷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