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风采动台端,按节南荒六月寒
出处:《送陈原习巡蜀》
明 · 邵宝
廿年风采动台端,按节南荒六月寒。
汉法共推经术吏,周廷元重惠文冠。
路当险远行何易,时向承平谏独难。
揽辔观风秋万里,峨眉山月马前看。
汉法共推经术吏,周廷元重惠文冠。
路当险远行何易,时向承平谏独难。
揽辔观风秋万里,峨眉山月马前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送陈原习巡蜀》。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陈原习即将前往蜀地巡视的情景。首句“廿年风采动台端”赞颂了陈原习二十年来的风采与成就,使其在朝廷中声名鹊起。接着,“按节南荒六月寒”则描绘了陈原习即将面对的艰苦环境,他将前往南方偏远之地,即便是在炎热的六月,也需忍受寒冷,展现了其不畏艰难的决心。
“汉法共推经术吏,周廷元重惠文冠”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赞美陈原习不仅精通经术,还深谙治国之道,如同汉代推崇的经术官吏和周代重视的惠文之冠,暗示陈原习具备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路当险远行何易,时向承平谏独难”揭示了陈原习面临的挑战。尽管道路艰险遥远,但他的行程并非易事;在和平时期,提出谏言尤为困难,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这两句既是对陈原习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其即将面临挑战的预示。
最后,“揽辔观风秋万里,峨眉山月马前看”描绘了陈原习巡视途中的情景。他骑着马,沿途观察风土人情,仿佛在秋日的万里长途中,峨眉山的月光映照在他的马前,既象征着旅途的漫长与艰辛,也寓意着他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原习形象的塑造和对即将展开的巡视之旅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官员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