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干旄时入梦,尊前风雨正怀人
出处:《答谢潮州守徐宗鲁》
明 · 张萱
梅花五月唤愁新,短笛江城客独颦。
海上干旄时入梦,尊前风雨正怀人。
多才自信官能傲,结客应怜禄亦贫。
尘世向来悲遇合,好将双剑问延津。
海上干旄时入梦,尊前风雨正怀人。
多才自信官能傲,结客应怜禄亦贫。
尘世向来悲遇合,好将双剑问延津。
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深切感受。首联“梅花五月唤愁新,短笛江城客独颦”描绘了一幅五月时节,梅花盛开,却唤起了诗人无尽的愁绪,短笛声在江城中回响,孤独的旅人在哀愁中蹙眉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颔联“海上干旄时入梦,尊前风雨正怀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梦中见到了海上的干旄(古代的一种旗帜),这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同时,在酒宴前,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这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颈联“多才自信官能傲,结客应怜禄亦贫”则展现了诗人的自我认知与社会地位的矛盾。诗人自认为才华横溢,有能力傲视官场,但同时也感叹于结交朋友时,即使自己官位不高,生活贫困,也依然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与怜悯。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于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之间关系的思考。
尾联“尘世向来悲遇合,好将双剑问延津”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与命运的安排。诗人认为尘世间的一切遭遇都是悲喜交加的,他愿意像古代传说中的勇士一样,手持双剑,去询问命运的源头——延津,表达了一种寻求人生真谛和命运解答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