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慈未省鬼神恶,兄弟宁有木石顽
出处:《赠马正卿秀才》
宋 · 苏辙
男儿生可怜,赤手空腹无一钱。
死丧三世委平地,骨肉不得归黄泉。
徒行乞丐买坟墓,冠帻破败衣履穿。
矫然未肯妄求取,耻以不义藏其先。
辛勤直使行路泣,六亲不信相尤愆。
问人何罪穷至此,人不敢尤其怨天。
孝慈未省鬼神恶,兄弟宁有木石顽。
善人自古有不遇,力行不废良谓贤。
死丧三世委平地,骨肉不得归黄泉。
徒行乞丐买坟墓,冠帻破败衣履穿。
矫然未肯妄求取,耻以不义藏其先。
辛勤直使行路泣,六亲不信相尤愆。
问人何罪穷至此,人不敢尤其怨天。
孝慈未省鬼神恶,兄弟宁有木石顽。
善人自古有不遇,力行不废良谓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男儿:男子。可怜:悲惨。
赤手:两手空空。
空腹:身无分文。
死丧:死亡。
三世:三代。
委:遗留。
黄泉:地下。
徒行:乞丐生涯。
买:购买。
坟墓:墓地。
矫然:坚守。
妄求取:贪取。
耻:耻于。
辛勤:辛勤劳作。
行路:路人。
尤:责怪。
问:询问。
穷:困顿。
至:到。
人不敢:无人敢。
怨天:怨恨天命。
孝慈:孝顺。
鬼神恶:神明厌恶。
木石顽:如木石般冷硬。
善人:好人。
不遇:怀才不遇。
力行:坚持德行。
良谓贤:称贤良。
翻译
男子生来命运悲惨,两手空空身无分文。死后连累三代亲人,尸骨不能入土为安。
乞丐生涯只为买墓,破帽烂衣遮体寒酸。
他坚守原则不愿贪取,耻于不义之事埋藏祖先。
辛勤劳作令路人同情,亲朋好友责怪不断。
问他人何罪遭此困顿,无人敢怪只怨天命。
不懂孝顺神明厌恶,兄弟之情难道如木石般冷硬。
好人常有怀才不遇,坚持德行者仍称贤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赠马正卿秀才》,诗中表达了对贫困秀才马正卿的深深同情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扬。诗中的“男儿生可怜,赤手空腹无一钱”描绘了马正卿生活的艰辛,身无分文,处境凄凉。接下来的诗句“死丧三世委平地,骨肉不得归黄泉”进一步强调了他家庭的困境,连死后都无法得到安葬。
马正卿虽然贫穷,但仍保持尊严,“徒行乞丐买坟墓,冠帻破败衣履穿”,他宁可乞讨也要为家人购置墓地,显示出他对亲情的执着和对祖先的尊重。“矫然未肯妄求取,耻以不义藏其先”则赞美他的正直,不愿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
诗中“辛勤直使行路泣,六亲不信相尤愆”描述了马正卿的辛劳和亲人的误解,但他并未因此怨天尤人,反而反思自己的过错。“问人何罪穷至此,人不敢尤其怨天”表达出他的坦荡胸怀,不将贫困归咎于他人或命运。
最后两句“孝慈未省鬼神恶,兄弟宁有木石顽”高度评价马正卿的孝顺和兄弟情深,即使在困苦中也保持着人间的温情。“善人自古有不遇,力行不废良谓贤”总结全文,认为像马正卿这样的善良之人尽管遭遇不幸,但他们的品行依旧值得尊敬,是真正的贤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马正卿的生活境遇和高尚品质,展现了诗人对贫困而有德者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