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全文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

出处:《太平寺泉眼
唐 · 杜甫
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
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
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
如丝气或上,烂熳为云雨。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
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
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
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
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
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拼音版原文

zhāopínggāogāngshūsànliáncǎomǎng
chūquánliǔgēnyǐnsuìyuè

shíjiānjiànhǎiyǎntiānpànyíngshuǐ
广guǎngshēnzhàngchǐjiānyàngǎnqīng

qīngbáièrxiǎoshéyōu姿shí
huòshànglànmànwèiyún

shāntóudàoshānxiàzáojǐngjìn
gòngshífāngsēngxiāngměishèngniú

běifēnghánwénruòzǎoshūcuì
mínghánjìngdànglínyǐng

dāngzháixiàliúrùntōngyào
sānchūn湿shīhuángjīngshíshēngmáo

注释

招提:寺庙。
凭:依傍。
高冈:高地。
疏散:分散。
草莽:草地。
出泉:涌出的泉水。
枯柳根:干枯柳树根部。
汲引:汲取。
岁月古:历史悠久。
石间:石头之间。
海眼:泉眼。
天畔:天边。
水府:水潭。
宴息:休息。
轻侮:轻视。
青白二小蛇:青白两条小蛇。
如丝:像丝线。
烂熳:缭绕。
凿井:挖掘井。
不尽土:无穷无尽的土层。
十方僧:四方来往的僧人。
香美:甘美。
北风:北来的风。
寒文:寒冷的波纹。
弱藻:柔弱的水藻。
翠缕:翠绿色的线条。
明涵:明亮地包含。
客衣:旅人的衣物。
馀润:剩余的滋润。
药圃:药田。
三春:整个春季。
黄精:一种植物。
毛羽:生长出羽毛。

翻译

寺庙建在高岗上,四周散开连接着草木丛生的地方。
汲取干枯柳树根下的泉水,历史的痕迹历历在目。
石头缝隙中藏着海底般的泉眼,天空边沿仿佛环绕着水府。
虽只丈尺之广深,却蕴含宁静,不敢轻视这里的休息之地。
青白两条小蛇,幽雅的姿态偶尔可见。
如同丝线般的气息升腾,化作云雾缭绕。
从山顶到山脚,挖掘的井水从未干涸,土层深厚。
这些水供给四方僧人,味道甘美胜过牛奶。
北风吹过,水面泛起寒冷的纹路,柔弱的水藻舒展翠绿的线条。
明亮的水面洗净旅人的衣物,微波荡漾,带来树林的趣味。
何时能将这股水流引入宅院下方,余下的滋润滋养药田。
春天的雨水湿润黄精,一次饮用就能生长出羽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谷之中,泉水涌出的景象。开篇“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泉眼所在的高低不平的地形,以及泉水与周遭环境的密切联系。

诗人接着笔触泉水本身,“出泉枯柳根”表达了泉水的源头可能隐藏于枯萎的柳树之下,而“汲引岁月古”则强调了这股泉水的历史悠久和不尽的生命力。"石间见海眼"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让人联想到这泉眼宛如大海中的一只眼睛,深邃而又神秘。

"天畔萦水府"则描绘了泉水汇聚成水池的情景,而“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两句,则传达出诗人对于这片清幽之地的珍视和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如丝气或上,烂熳为云雨”则是对泉水周围环境以及泉水蒸腾后的景象进行细腻描绘。"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深刻理解和珍爱之情。

“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则是对泉水用途的一种赞叹,而后文“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则继续描绘了秋冬之际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地的宁静生活。

最后,“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而“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则是对泉水滋养万物的生机与希望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山谷泉眼这一自然奇迹的深刻理解和无限向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