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萧条径未成,君能千里问柴荆
出处:《莆田吴元翰见访》
明 · 欧大任
竹下萧条径未成,君能千里问柴荆。
衣裘残腊风犹急,鸿雁空江浪欲平。
舟载剡溪招隐兴,书惭句曲下楼情。
中原鞭弭吾今老,莫更逢人道姓名。
衣裘残腊风犹急,鸿雁空江浪欲平。
舟载剡溪招隐兴,书惭句曲下楼情。
中原鞭弭吾今老,莫更逢人道姓名。
鉴赏
此诗《莆田吴元翰见访》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吴元翰相遇的情景,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首联“竹下萧条径未成,君能千里问柴荆”,以竹林中的小径未完全开辟为背景,巧妙地引入了友人的来访。千里之外的问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颔联“衣裘残腊风犹急,鸿雁空江浪欲平”,通过冬日的寒风和即将平静的江面,营造出一种既寒冷又宁静的氛围。残冬的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鸿雁与江浪,则寓意着远方与归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颈联“舟载剡溪招隐兴,书惭句曲下楼情”,运用了典故,借舟行剡溪、招隐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愿望。同时,“书惭”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能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遗憾,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我情感的探索。
尾联“中原鞭弭吾今老,莫更逢人道姓名”,诗人以年老自况,感叹自己已不再年轻,面对世事不再轻易言说自己的姓名,流露出一种看透世态炎凉后的淡然与无奈。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某种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遇时的喜悦与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