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临池惊鹭起,倚柱待云还全文

临池惊鹭起,倚柱待云还

宋 · 陆游
麻菽连枝熟,柴荆尽日关。
临池惊鹭起,倚柱待云还
倦憩石腰鼓,行携铜博山。
老人无定意,所到即开颜。

注释

麻菽:豆类和谷物。
连枝熟:连着枝头熟透。
柴荆:简陋的柴门。
尽日关:整天紧闭。
临池:池塘边。
惊鹭:惊飞的白鹭。
倚柱:靠着柱子。
待云还:等待云彩归来。
倦憩:疲倦地休息。
石腰鼓:石头上的休息处(可能指类似石凳的设施)。
铜博山:铜制的香炉。
老人:老人。
无定意:没有固定的心思。
所到:无论走到哪里。
即开颜:都能露出笑容。

翻译

豆类和谷物连着枝头熟透了,简陋的柴门整天紧闭。
池塘边的白鹭被惊飞起来,我靠着柱子等待云彩归来。
在石头上疲倦地休息,手里拿着铜制的香炉。
老人没有固定的心思,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露出笑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与随性。"麻菽连枝熟"写出了农作物的丰收景象,反映出农事的繁忙和生活的富足。"柴荆尽日关"则展现了简朴的居所和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满足。

"临池惊鹭起"通过描绘池塘边白鹭被惊飞的情景,增添了环境的生动与自然之美。"倚柱待云还"则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期待着云卷云舒的闲适心境。

"倦憩石腰鼓"中的"石腰鼓"可能是形容形状奇特的石头,诗人累了就坐在那里休息,形象地写出他的生活节奏。"行携铜博山"则暗示诗人或许喜欢品茗,铜博山是古代的茶具,出行时也带着,体现了他的雅趣。

最后两句"老人无定意,所到即开颜"表达了诗人随缘而安、随遇而乐的人生态度,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物,展现出豁达开朗的老者形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诗人的闲适心情,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