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解绸缪思未雨,伊川一叹早神伤
清末民国初 · 夏孙桐
兴山黑水旧岩畺,翻近他人卧榻旁。
谁解绸缪思未雨,伊川一叹早神伤。
谁解绸缪思未雨,伊川一叹早神伤。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命运的感慨。首句“兴山黑水旧岩畺”,描绘了东北地区的历史地理背景,暗含着这片土地的古老与辽阔。接着,“翻近他人卧榻旁”一句,形象地比喻了东北地区在近代历史中的地位变化,仿佛从自己的领地变成了他人的势力范围,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谁解绸缪思未雨”,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意在强调对未来的忧虑和准备的重要性。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往往难以预知未来,因此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远见卓识却往往被忽视或误解,这正是诗人心中深深的忧患意识所在。
最后一句“伊川一叹早神伤”,引用了伊川(即伊尹)的故事,伊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辅佐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此处借伊尹之叹,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哀伤。伊尹的叹息,象征着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遭遇的困境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在清末民初这一动荡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感慨尤为珍贵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