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取旧戽斗,自课僮仆操
出处:《嘉祐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内翰》
宋 · 梅尧臣
去年龙母沐,今年龙妇浴。
民何竞相传,讹言初愿戮。
沐水不湿缨,浴波吞目睛。
连岁果为患,准度非人情。
岛夷尚弗尔,况乃此京城。
天公亦鉴详,天子大圣明。
尧时不昏垫,安见尧忧茕。
今但微禹力,上心常屏营。
祠官骏奔走,请祷必竭诚。
庙堂列土偶,椒酒空湛盈。
灵气自莫主,非以尧言轻。
霹雳夜复作,虾蟆尚听鸣。
辇道有白水,都人无陆行。
浮萍何处来,青青绕我楹。
连墙已坏破,屋赖支撑牢。
缅怀所亲友,亲友皆占高。
独知欧阳公,直南望滔滔。
遗奴揭厉往,答言颇力劳。
正取旧戽斗,自课僮仆操。
明日苟不已,挈家仍避逃。
贤者尚若是,焉用数我曹。
免为不吊鬼,世上一鸿毛。
民何竞相传,讹言初愿戮。
沐水不湿缨,浴波吞目睛。
连岁果为患,准度非人情。
岛夷尚弗尔,况乃此京城。
天公亦鉴详,天子大圣明。
尧时不昏垫,安见尧忧茕。
今但微禹力,上心常屏营。
祠官骏奔走,请祷必竭诚。
庙堂列土偶,椒酒空湛盈。
灵气自莫主,非以尧言轻。
霹雳夜复作,虾蟆尚听鸣。
辇道有白水,都人无陆行。
浮萍何处来,青青绕我楹。
连墙已坏破,屋赖支撑牢。
缅怀所亲友,亲友皆占高。
独知欧阳公,直南望滔滔。
遗奴揭厉往,答言颇力劳。
正取旧戽斗,自课僮仆操。
明日苟不已,挈家仍避逃。
贤者尚若是,焉用数我曹。
免为不吊鬼,世上一鸿毛。
注释
龙母:神话中的龙族女性。讹言:错误的言论或谣言。
缨:古代官员帽子上的丝带。
昏垫:形容天地昏暗、水灾严重。
浮萍:水上漂浮的植物。
连墙:相连的墙壁。
缅怀:怀念,追忆。
欧阳公:指欧阳修。
戽斗:古代灌溉工具。
吊鬼:指不吉祥的人。
翻译
去年龙母沐浴,今年龙妇洗浴。百姓为何争相传说,谣言起初希望平息。
沐浴的水不会湿到冠缨,洗浴时却能吞没眼睛。
连续几年灾害不断,这哪里符合人之常情。
边远岛屿的人尚且不这样,何况这是京城。
天公也明察详尽,天子圣明无比。
尧帝时代并未洪水泛滥,怎能见到尧帝忧虑孤独。
如今只有微弱的禹的力量,皇上心中常担忧。
祭祀官员急忙奔走,祈祷必定全力以赴。
庙堂上排列着土偶像,祭祀的酒满满溢出。
神灵的灵气无人主宰,不是轻视尧的教诲。
雷声夜里又响起,蛤蟆还在倾听。
皇宫道路积水,京城居民无法步行。
浮萍不知从何而来,环绕在我屋檐。
墙壁已经破损,房屋依赖坚固支撑。
怀念亲朋好友,他们都身处高位。
唯有深知欧阳公,他向南方遥望江涛。
遣奴仆急切前往,回应的话语充满辛劳。
他正取用旧的戽斗,亲自教导仆人操作。
明天若灾难不停,我们全家只能逃避。
贤者尚且如此,又何必责怪我们。
免得成为不祥之人,如同世间的一根羽毛轻飘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嘉祐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内翰》,通过描述去年龙母沐浴、今年龙妇洗浴的传说,反映了民间对于洪水灾害的恐惧和对朝廷祈求救助的期待。诗人批评了人们对于谣言的盲目相信,指出天灾并非人力所能控制,强调了天子的圣明和尧舜时期的治国之道。他还提到自己家中应对洪水的措施,以及对亲友的担忧和对贤者的敬仰。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免于灾难的期盼,认为即使身为微小之辈,也应尽力抵御洪灾,而非坐以待毙。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沉思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