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出处:《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宋 ·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胸次:胸中,胸间。亦指胸怀。
岁峥嵘:岁月峥嵘,形容苍竹出于寒冬严峻天气。
峥嵘,高峻貌,引申为卓越,不平凡。
卧龙:此处形容树木或树根盘曲之状。
偃蹇:横卧的样子。
此君:竹的代称。
这里用的是王徽之的故事。
石泓:砚台的别称。
松煤:用松烟制成的墨。
霜兔:用雪白的秋兔毫制成的笔。
屈蟠:盘曲。
翻译
借酒浇灌胸中抑郁不能平,吐出来画作青竹岁月峥嵘。像卧龙横卧雷霆不能惊,您与青竹全都忘了形。
晴天的窗影落在砚池里,松烟墨浅染蘸饱了霜兔。
画中安置三块怪石使青竹屈蟠,也担心形状完全会飞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通过对黄斌老所画横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对画作的赞赏。首句“酒浇胸次不能平”,以饮酒来抒发内心的不平,可能暗指诗人心中的某种郁愤或壮志未酬。接着,“吐出苍竹岁峥嵘”形象地写出竹子的挺拔和岁月的沧桑,寓意着诗人坚韧不屈的人格。
“卧龙偃蹇雷不惊”将竹子比作隐居的贤者,即使面临雷电也不为所动,显示出其超然物外的气度。“公与此君俱忘形”则赞美了画家黄斌老与竹子浑然一体,达到了艺术创作的极高境界。
后两句“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描绘了画面的细节,晴天的光影洒在石砚上,墨色如松烟般淡雅,仿佛霜兔饱食后的墨色饱满。最后,“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寓意画中的竹子虽被石头压弯,但仍保持着飞翔的态势,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与不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竹,寄寓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对友人艺术才华的赞赏,语言生动,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