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同上最高峰,脚力虽穷兴未穷
出处:《浮远堂二首 其一》
宋 · 尤袤
杖藜同上最高峰,脚力虽穷兴未穷。
领略江山归眼界,尽吞淮海入胸中。
领略江山归眼界,尽吞淮海入胸中。
注释
杖藜:拐杖。最高峰:最高的山峰。
脚力:体力。
兴未穷:兴致不减。
领略:欣赏,领略。
江山:山水。
眼界:视野。
尽吞:全部收入。
淮海:淮河和大海。
胸中:心中。
翻译
拄着藜杖一同登上最高的山峰,虽然脚步疲惫但兴致依然高涨。欣赏山水之美装进眼底,心怀壮志将淮河大海的景色全部纳入胸怀。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峰,领略山川之景的壮丽画面。"杖藜同上最高峰"表明诗人手持拐杖,与野草一同攀升至最高之处,展现出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脚力虽穷兴未穷"则意味着尽管体力的极限已到,但内心的激情与兴致却远未耗尽,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无限向往和追求的写照。
"领略江山归眼界"一句,通过"领略"二字传达了诗人对壮观的全面把握,而"归眼界"则暗示着这些壮丽景色都被纳入到了诗人的视野之中。这里不仅是肉眼所能及,更蕴含了精神层面的吞吐和领悟。
最后,"尽吞淮海入胸中"一句,以极具象征性的"尽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全然摄取与内化。"淮海"通常指代广阔江河大海,此处则是将这些宏伟之物纳入胸中,象征着诗人的心灵已经融合了天地之美,使其内心变得更加宽广和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登高望远的描写,以及对山川景色的吞吐与领悟,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精神飞扬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