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岂容轻破坏,一槩随土木全文
盗火阿兰若,一燎无馀屋。
独此龙宫书,入火变为玉。
琤然断甓中,幖帙犹可目。
众谓有哲匠,秘愿发心腹。
提斧入昆山,雕镌作奇福。
不然纸墨灰,委地安可触。
或谓刻楮者,一叶尚难速。
谁能俄顷间,就此千万轴。
吾闻一切法,万物皆具足。
法存形岂忘,法坏形乃覆。
彼既自断坏,智者莫能续。
是书佛所传,法性妙含蓄。
无尽如虚空,生灭自兴伏。
贞尝无动摇,坚固莫摧辱。
文字遂因依,清凉逼炎酷。
吾又稽儒书,如彼庄周属。
亦谓忠信人,水火不能毒。
矧此微妙语,天人共归宿。
岂容轻破坏,一槩随土木
想当妖焰燃,人惊鬼神哭。
烟消火力寒,拨灰开韫椟。
告尔缁衣流,营修愈宜笃。
当求琅玕类,刳以函其牍。
勿谓字画泯,不可事观读。
目击道犹存,况复具轮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意外事件,浦江龙德寺的经藏和卷轴在火灾中被窃,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珍贵的佛经在烈火中并未完全损毁,反而变成了玉质般的存在。诗人借此机会探讨了佛法的奥秘和不朽,认为佛法虽形体可毁,但其内在的法性却如同虚空般无尽,生生不息,不受破坏。

诗中提到,有人质疑抄写经书的艰难,但真正的佛法能在瞬间化为千万轴,暗示其超越物质的特性。诗人引用儒家和道家思想,强调忠诚信奉者对佛法的保护,即使面对水火之灾,也能保持纯净。他劝诫僧侣们应更加珍视和保护这些经书,选择质地优良的材料来保存,提醒大家文字虽易消失,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教诲不应被忽视。

最后,诗人以亲眼所见的经卷在火灾后依然留存,证明了佛法的坚韧和真理的存在,即使外表受损,内在的精神价值仍然可以被领悟和传承。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佛教典籍的尊重和对佛法永恒性的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