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愁开霁晚,霜雾满红栏
出处:《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宋 · 司马光
夜色槐阴重,雨声官舍寒。
野农安敢问,环堵未能完。
尽日流云度,何时大块乾。
正愁开霁晚,霜雾满红栏。
野农安敢问,环堵未能完。
尽日流云度,何时大块乾。
正愁开霁晚,霜雾满红栏。
注释
夜色:夜晚的。槐阴:槐树的阴影。
重:深重。
雨声:雨的声音。
官舍:官府的房子。
寒:寒冷。
野农:田野上的农夫。
敢:敢于。
问:询问。
环堵:简陋的房屋。
未能:还未。
完:完成。
尽日:整天。
流云:飘动的云彩。
度:飘过。
大块:天空。
乾:干燥。
正愁:正担忧。
开霁:天晴。
晚:太晚。
霜雾:霜和雾。
满:充满。
红栏:红色的栏杆。
翻译
夜晚的槐树影子深重,雨声使官舍显得寒冷。田野上的农夫哪敢询问,他们的简陋房屋还未修缮完成。
整天看着云彩飘过,不知何时才能天晴干燥。
我正担忧天晴得太晚,因为霜雾已弥漫到红色的栏杆上。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连绵细雨之下的乡村景象和农民忧虑心情的诗。诗人通过“夜色槐阴重,雨声官舍寒”两句,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瑟的夜晚氛围。这里的“槐阴”指的是槐树下投下的阴影,而“官舍”则是古代政府机构或官员住宅的统称,通过雨声在这些建筑物上的回响,增添了一种凄清之感。
接下来,“野农安敢问,环堵未能完”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乡间农民困境的关切。由于连续降雨,田野中的农事被迫延误,而“环堵”指的是围绕在村庄周围用来防洪的土堤,这里的“未能完”说明因为雨水的侵袭,使得这些防护措施还没有完全修复。
“尽日流云度,何时大块乾”两句,则是对天气变化的一种渴望。诗人希望晴朗的好天气能够早点到来,让土地干燥起来,以便进行农业活动。这里的“大块”,形象地比喻了广袤的大地,而“乾”则意味着干燥。
最后,“正愁开霁晚,霜雾满红栏”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急切而又有些许无奈的情感。诗人担忧的是,虽然夜色已深,但仍旧是阴雨连绵的天气,这对于农事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幸。而“霜雾满红栏”,则通过对庭院中红色的栏杆上覆盖着白色霜雾这一细节描写,传达出一种清冷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