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滪洞十载过,新参忽下徵鱼头
公之于山盖亦寄,一览焉洗万古愁?闽士耻名重介立,一节老死甘炎州。
中原滪洞十载过,新参忽下徵鱼头。
非时星凤瞥一喜,招来麾去公休休。
我晚还朝接寮列,坐惜往日悲横流。
陵迁谷变古恒有,柱折维绝当谁尤?逝将从公寥廓际,下视蚊虻蝇蚋相春秋。
鉴赏
这首诗《题林文直登岱图》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林文直的人物登泰山的情景,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求死不得乃出游”,开篇即以一种超脱生死的态度,引出主人公的出游行为,暗示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接着,“登高望远翻百忧”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林文直在泰山之巅俯瞰万物时,内心涌起的百般忧愁,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百态的反思。
“公之于山盖亦寄,一览焉洗万古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借登山之行,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忧虑、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林文直似乎在大自然面前找到了某种慰藉,他的忧愁仿佛被山川之美洗净,寓意着在面对广阔世界时,个人的烦恼可以变得微不足道。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比闽士(福建人士)的名节与林文直的行为,以及对中原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对个人选择与时代背景之间关系的思考。林文直选择远离繁华,甘愿在炎州(可能指炎热之地或象征艰苦环境)老死,这种选择或许是为了坚守某种信念或理想,与闽士追求名声形成鲜明对比。
“非时星凤瞥一喜,招来麾去公休休。”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林文直的遭遇比作非时出现的星凤(传说中的吉祥之鸟),虽偶有喜讯,但最终仍归于平静,暗示了林文直命运的起伏与最终的平静接受。
最后,“我晚还朝接寮列,坐惜往日悲横流。”诗人自述晚年的经历,与林文直形成呼应,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通过“陵迁谷变古恒有,柱折维绝当谁尤?”这两句,诗人探讨了历史的永恒变化与个体命运的脆弱性,提出了对时间流逝与个人价值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林文直登泰山的场景,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与抉择,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