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多海雾,秋气未全苏
出处:《江上早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南风多海雾,秋气未全苏。
城郭江吞吐,楼台烟有无。
黄浮初日大,青出远峰孤。
渔火犹明灭,波喧已浴凫。
城郭江吞吐,楼台烟有无。
黄浮初日大,青出远峰孤。
渔火犹明灭,波喧已浴凫。
鉴赏
此诗描绘了江上早行时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独特的感受。首句“南风多海雾”,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特点——南风带来的海雾弥漫,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秋气未全苏”则暗示了季节的更替,秋天的气息尚未完全显现,给人以期待与想象的空间。
“城郭江吞吐,楼台烟有无”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江面与城市之间的交融与分离。江水时而吞没,时而露出城郭与楼台,烟雾缭绕中,楼台时隐时现,营造出一种虚幻而又真实的意境。这种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虚幻之间界限的思考。
“黄浮初日大,青出远峰孤”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色彩对比。初升的太阳将江面染成一片金黄,与远处孤峰上的青色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这两句诗通过色彩的变化,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感慨。
最后,“渔火犹明灭,波喧已浴凫”以渔火的明灭和波涛的喧嚣,以及水鸟在水中嬉戏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江面上的动态生活。渔火的闪烁与波浪的喧嚣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上早行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墨客情感与自然和谐共融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