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时若奔湍,壮心忽凋摧
出处:《与友人登琅琊台》
清 · 李宪噩
积水方沆漭,众山复萦回。
连袂越危磴,杖策淩高台。
是时秋正深,向午云尽开。
迥步穷两仪,流盼周九垓。
片席指吴越,虚亭走风雷。
长啸答吾侣,忻念同此杯。
境旷意弥适,兴极情转哀。
白日倏西匿,惊飙千里来。
盛时若奔湍,壮心忽凋摧。
欢乐慎勿违,慷慨沾襟怀。
连袂越危磴,杖策淩高台。
是时秋正深,向午云尽开。
迥步穷两仪,流盼周九垓。
片席指吴越,虚亭走风雷。
长啸答吾侣,忻念同此杯。
境旷意弥适,兴极情转哀。
白日倏西匿,惊飙千里来。
盛时若奔湍,壮心忽凋摧。
欢乐慎勿违,慷慨沾襟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攀登琅琊台的壮观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积水方沆漭,众山复萦回”以积水浩瀚、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色开篇,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意境。接着,“连袂越危磴,杖策淩高台”描述了登山的过程,通过“连袂”、“危磴”、“杖策”、“高台”等词,生动地展现了登山的艰难与险峻。
“是时秋正深,向午云尽开”点明了时间与天气的变化,秋色正浓,午后的云雾散去,为登山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接下来,“迥步穷两仪,流盼周九垓”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放眼四望,感受到天地之大,宇宙之广的感慨。
“片席指吴越,虚亭走风雷”则描绘了远处的景致,如同一片帆船指向吴越之地,而近处的亭台在疾风骤雨中显得格外生动。最后,“长啸答吾侣,忻念同此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山顶的欢聚,通过长啸回应,共享美酒,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境旷意弥适,兴极情转哀”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景色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旷达的喜悦,也有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哀愁。“白日倏西匿,惊飙千里来”描绘了夕阳西下,狂风突至的景象,预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变化无常。“盛时若奔湍,壮心忽凋摧”进一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欢乐慎勿违,慷慨沾襟怀”则是诗人对珍惜当下、把握机会的呼吁,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