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不堪垂老别,嵇康曾著绝交书
出处:《送武昌徐翁南归》
明 · 李东阳
黄鹤矶头秋草色,高楼四面青山碧。
我来君去两浮萍,忽漫相逢更南北。
君家旧在江城居,白头纱帽随巾车。
作客聊同蓟门雁,还家应忆武昌鱼。
兰桡桂棹日将晚,斗酒放歌情未疏。
杜甫不堪垂老别,嵇康曾著绝交书。
徐卿有子吾所羡,骑马题诗曲江宴。
赋终奏入明光宫,诏成捧下麒麟殿。
青云于我最交亲,况复山川是旧邻。
送君此去情无限,绿树猿啼湘水春。
我来君去两浮萍,忽漫相逢更南北。
君家旧在江城居,白头纱帽随巾车。
作客聊同蓟门雁,还家应忆武昌鱼。
兰桡桂棹日将晚,斗酒放歌情未疏。
杜甫不堪垂老别,嵇康曾著绝交书。
徐卿有子吾所羡,骑马题诗曲江宴。
赋终奏入明光宫,诏成捧下麒麟殿。
青云于我最交亲,况复山川是旧邻。
送君此去情无限,绿树猿啼湘水春。
鉴赏
这首《送武昌徐翁南归》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与不舍。诗中以黄鹤矶头的秋景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
首联“黄鹤矶头秋草色,高楼四面青山碧”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黄鹤矶头的秋草与四周的青山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含着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颔联“我来君去两浮萍,忽漫相逢更南北”运用比喻,将诗人和友人比作漂泊的浮萍,表达了两人相聚短暂、离别即刻的无奈与伤感。同时,“忽漫相逢”与“更南北”形成对比,突出了离别的突然与未来的不确定性。
颈联“君家旧在江城居,白头纱帽随巾车”描述了友人的生活背景,暗示其身份可能是一位官员或士绅,而“白头纱帽”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
尾联“兰桡桂棹日将晚,斗酒放歌情未疏”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通过“兰桡桂棹”(泛指船只)和“斗酒放歌”(饮酒唱歌)的描写,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
最后,“杜甫不堪垂老别,嵇康曾著绝交书”引用古代文人的故事,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情的珍视。而“徐卿有子吾所羡,骑马题诗曲江宴”则是对友人家庭幸福的祝福,以及诗人对自己未能拥有相似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惜与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李东阳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刻画了离别时刻的复杂心情,使得这首诗成为表达离愁别绪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