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朝满岸,明月夜披林
出处:《答李伯鱼桐竹》
唐 · 张说
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
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
落花朝满岸,明月夜披林。
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
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
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
落花朝满岸,明月夜披林。
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
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结庐:建造房屋。桐竹:梧桐和竹子。
室迩:房屋近在眼前。
人相深:心意相通。
接垣:相邻的院墙。
分竹径:划分出竹林小径。
隔户:隔着窗户。
桐阴:梧桐树下的阴凉。
落花:凋落的花朵。
朝满岸:早晨布满岸边。
明月:明亮的月亮。
披林:穿透树林。
龙鸣管:像龙鸣一样的竹声。
凤舞琴:如凤凰起舞的梧桐声音。
奇声:奇异的声音。
高节:高尚的节操。
非吾:不是我。
赏心:能欣赏的人。
翻译
在桐竹之下建起小屋,虽然近在咫尺,人与人心意相通。院墙相连,竹径交错,隔着门窗共享梧桐下的阴凉。
清晨,落花飘满岸边;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进树林。
竹子发出龙吟般的声响,梧桐仿佛留住了凤凰的舞姿。
这奇妙的声音和高洁的品格,除了我还有谁能欣赏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与享受。
"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之所四周环绕着桐树和竹子,给人以深邃和亲密的感觉。
"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 诗人通过栽种竹子来修筑篱笆,并与邻里共同享受由桐树带来的凉爽,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落花朝满岸,明月夜披林。" 落英如雪般覆盖着河岸,而皎洁的月光穿透了林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 竹子在风中发出像龙吟一样的声音,而桐树则似乎在等待着凤凰翩翩起舞,伴随着琴声,这里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与艺术的交融。
"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 诗人感叹这般奇妙的声音和高雅的情操,如果不是自己,又有谁能真正欣赏这份心灵的享受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捕捉,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