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在仙游亭上醉,仙游洞里杳无人
出处:《仙游亭诗赠丁晋公》
宋 · 刘遁
屡在仙游亭上醉,仙游洞里杳无人。
他时鸣鹤归沧海,同看蓬莱岛上春。
他时鸣鹤归沧海,同看蓬莱岛上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屡:常常。仙游亭:一个地名,可能指代某个风景优美的亭子。
醉:喝醉,沉迷。
洞里:指仙游洞内部。
杳无人:没有人烟。
翻译
我常常在仙游亭上沉醉仙游洞中空无一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乐于仙境之中的情景,诗人在仙游亭上频频饮酒至醉,却发现仙游洞内竟无一人。诗中还提到他时鸣鹤归向沧海,与人共同观赏蓬莱岛上的春色。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淡泊,更透露出一丝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逃避。
仙游亭作为诗中的背景,象征着一个超凡脱俗的空间,而“屡在”二字,则表明诗人对于这一状态的频繁体验和向往。仙游洞的杳无人,更增添了一种孤寂与宁静的氛围。
“他时鸣鹤归沧海”,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中仙鹤归巢的情景,象征着超脱尘世、返璞归真。沧海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承载了诗人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
最后,“同看蓬莱岛上春”,则是借助道教中的仙境蓬莱三山,表达了一种共同欣赏超凡美景的情愫。蓬莱岛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象征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世俗束缚的逃避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