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上明君,表旌当金铸
出处:《赠申孝子》
宋 · 赵士礽
铅山乃灵山,号为七宝库。
有时地爱宝,人杰时一付。
礼闱较文章,发为性仁赋。
盛美固不绝,且作忠孝路。
时凶盗贼多,炽焰不容捕。
长驱斩关来,提挥远相诉。
申生本医家,首冲众贼怒。
有子趋而前,悲泣湿衣袧。
愿代父之死,三刀色不怖。
贼曰汝子孝,解衣衬血污。
以此两全生,父子欢如故。
何不上明君,表旌当金铸。
有时地爱宝,人杰时一付。
礼闱较文章,发为性仁赋。
盛美固不绝,且作忠孝路。
时凶盗贼多,炽焰不容捕。
长驱斩关来,提挥远相诉。
申生本医家,首冲众贼怒。
有子趋而前,悲泣湿衣袧。
愿代父之死,三刀色不怖。
贼曰汝子孝,解衣衬血污。
以此两全生,父子欢如故。
何不上明君,表旌当金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灵山:具有灵验或神秘力量的山。七宝库:比喻富饶或珍贵资源丰富的地方。
人杰:杰出的人才。
礼闱:科举考试场所。
性仁赋:体现仁爱精神的文学作品。
炽焰:形容火势猛烈。
申生:历史人物,此处可能象征孝子。
衣袧:古代男子的上衣。
三刀:可能指生死考验或刑罚。
血污:鲜血染污。
明君:贤明的君主。
表旌:表彰的旗帜或标志。
翻译
铅山真是灵验的山,被誉为七宝的仓库。有时候大地珍爱宝藏,人杰辈出时也会显现。
在科举考试中比试文采,创作出充满仁爱的诗赋。
美好的事物从未断绝,这里更是忠诚和孝道的道路。
时局动荡,盗贼横行,烈火般难以捕捉。
他们长驱直入,斩开关卡而来,向远方申诉冤情。
申生原本是医生,首先激起了贼众的愤怒。
他的儿子跑上前,悲伤哭泣,衣裳都被泪水打湿。
儿子愿意代替父亲受死,面对三刀毫不畏惧。
贼人感叹他的孝心,脱下衣服给他擦拭血污。
这样保全了他们的生命,父子间依旧欢笑如初。
为何不向明主禀告,让他的忠诚事迹被铸成金像表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铅山地区的一位名叫申生的孝子的故事。诗中称铅山为“灵山”和“七宝库”,暗示其不仅物华天宝,也孕育了申生这样的人杰。申生身为医家之子,在盗贼横行的时代,他挺身而出,甘愿代替父亲受死,表现出极高的孝义之情。他的儿子悲痛欲绝,但愿以身代父,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盗贼被其孝心感动,放过了他们。诗人借此赞美申生的孝行,并建议他将此事上奏朝廷,以彰其忠孝美德,使之永载史册。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中国传统孝道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