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莫畏江鳞阻,水到钱塘便一乡
出处:《汪仲嘉见访有赠》
明 · 王世贞
已自三星聚草堂,桃花潭畔更汪郎。
时从禹迹探科斗,间拟秦声引凤凰。
文笔好传司马法,酒杯毋学次公狂。
相思莫畏江鳞阻,水到钱塘便一乡。
时从禹迹探科斗,间拟秦声引凤凰。
文笔好传司马法,酒杯毋学次公狂。
相思莫畏江鳞阻,水到钱塘便一乡。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汪仲嘉见访有赠》。诗中描绘了与友人汪仲嘉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已自三星聚草堂,桃花潭畔更汪郎”,以“三星”暗喻三人相聚,草堂为聚会之所,桃花潭则为地点,汪郎则是友人之名,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聚会氛围。接着,“时从禹迹探科斗,间拟秦声引凤凰”,通过“禹迹”和“科斗”等典故,展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和对古代文化的追慕之情;“秦声引凤凰”则寓意着高雅的音乐和美好的愿景,进一步深化了聚会的意境。
颔联“文笔好传司马法,酒杯毋学次公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希望其文笔能够传承司马迁的风格,同时提醒友人饮酒应节制,避免过度放纵。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自身行为的自我约束。
尾联“相思莫畏江鳞阻,水到钱塘便一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即使相隔千里,也无需畏惧距离的阻隔,因为心连心,如同家乡一般亲近。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描绘、对友情的颂扬以及对文化传统的追忆,展现了明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高雅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