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帆高揭绣帘开,鼍鼓声悲凤管哀
出处:《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锦帆高揭绣帘开,鼍鼓声悲凤管哀。
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暮潮来。
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暮潮来。
注释
锦帆:装饰华丽的船帆。高揭:高高升起。
绣帘:精致的丝质窗帘。
鼍鼓:古代的一种皮鼓,用鼍(大鳖)皮制成。
声悲:声音悲凉。
凤管:古代的管乐器,类似笙箫。
哀:哀伤。
月子:月亮。
纤纤:形容月光透过云层的轻盈。
云里见:在云中若隐若现。
吴江:古代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不尽:不断。
暮潮:傍晚的潮水。
翻译
华丽的船帆高高挂起,绣帘也被轻轻掀开。鼍鼓的声音低沉悲凉,笙箫的旋律哀怨凄切。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景色的诗,通过对比和借代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锦帆高揭绣帘开”,诗人以豪华的帆船与绣帐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繁华如织锦、帷幕徐徐打开的意境。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隐喻着一段美好的生活正在展现。
“鼍鼓声悲凤管哀”,鼍鼓与凤管都是古代音乐中的器乐,它们的声音在这里被赋予了悲凉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某种不易察觉的哀伤。这种情感与前面的锦帆绣帘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一种美好背后的孤寂。
“月子纤纤云里见”,诗人通过月亮这一自然元素,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思。月亮在云层中若隐若现,既有着超然物外的意境,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限的遐想。
“吴江不尽暮潮来”,诗人以长江流域的晚潮作为结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暮潮不断地涌来,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实,也象征着生命如同潮水般在不断流动中寻找着自己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代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