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时伤晚学,多难感离群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相视俱头白,堪悲亦可欣。
过时伤晚学,多难感离群。
故国荒松垄,南天冷雁云。
残书共忧患,聊可策微勋。
过时伤晚学,多难感离群。
故国荒松垄,南天冷雁云。
残书共忧患,聊可策微勋。
鉴赏
这首诗是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名为《强志自天津来聚晤十日赋此并寄寥志贻先询先上海》。诗中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场景,既有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也有对友情和共同经历的珍惜。
首句“相视俱头白”,描绘了两位老人相对而坐,两鬓斑白的画面,既体现了岁月的无情,也预示着人生的沧桑。接着,“堪悲亦可欣”表达了对这种情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悲哀,也有对相聚的喜悦。
“过时伤晚学,多难感离群”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感叹自己年轻时未能充分学习,现在只能在晚年追悔莫及;同时,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感到孤独和无助,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
“故国荒松垄,南天冷雁云”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诗人的孤独。松树长满荒野,象征着国家的荒废;南天的冷云和大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对远方的思念。
最后,“残书共忧患,聊可策微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虽然力量微小,但仍然愿意尽一份力,体现了友情的力量和面对困境的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