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蓼前宵涨,黄花几日秋
出处:《陪宪节饭石堂书院渡江游双泉墅即席和韵》
宋 · 程公许
箯舆杭野渡,竹径绕平畴。
红蓼前宵涨,黄花几日秋。
谈锋蜚屑玉,岩窦答鸣球。
山水饶心赏,能忘恤纬忧。
红蓼前宵涨,黄花几日秋。
谈锋蜚屑玉,岩窦答鸣球。
山水饶心赏,能忘恤纬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竹制小车(箯舆)在杭州郊外渡过野渡口,竹林小径蜿蜒穿过平坦的田野。前一天晚上,红色的蓼草随水上涨,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诗人与朋友们交谈,言辞犀利如玉屑飞溅,山泉的回声仿佛回应着他们的谈话。在这样的山水之间流连忘返,让人心情愉悦,暂时忘却了忧虑国家大事(恤纬忧,指忧虑国家政务)。整体上,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