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寒燄短,红炭冷灰残
出处:《冬日同王茂翁联句 其二》
宋 · 白玉蟾
风箭射壁缝,寒棱入被单。
幽栖悄无梦,神思静常安。
纸帐悬冰帘,霜华结玉盘。
窗外竹敲竹,坛前幡动幡。
青灯寒燄短,红炭冷灰残。
暗香何处梅,彻夜相檀栾。
幽栖悄无梦,神思静常安。
纸帐悬冰帘,霜华结玉盘。
窗外竹敲竹,坛前幡动幡。
青灯寒燄短,红炭冷灰残。
暗香何处梅,彻夜相檀栾。
注释
风箭:比喻寒冷刺骨的风。壁缝:墙壁的裂缝。
幽栖:隐居生活。
悄无梦:安静得没有梦。
纸帐:用纸做的帐子。
冰帘:像冰一样冷的窗帘。
霜华:霜花。
玉盘:形容霜花如玉般晶莹。
竹敲竹:竹子互相撞击的声音。
幡动幡:经幡随风飘动。
青灯:油灯。
寒燄:微弱的火焰。
红炭:烧剩下的红炭。
冷灰:冷却的灰烬。
暗香:梅花的香气。
相檀栾:相伴、相守。
翻译
冷风吹过墙壁缝隙,寒气直透被单。在寂静的隐居处,没有梦境打扰,心灵平静安宁。
纸糊的帐子挂着冰凉的窗帘,霜花凝结成玉盘。
窗外竹子相互碰撞,坛前经幡随风轻轻摇摆。
青灯火焰微弱,只剩少许,红炭余烬冷寂。
梅花的暗香不知从何处飘来,整夜陪伴着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的静谧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室内外的寒冷与宁静。"风箭射壁缝,寒棱入被单"两句生动地表达了冬日的严寒,连屋内都无法避免。"幽栖悄无梦,神思静常安"则透露出诗人在这寂静中寻得一份精神上的宁静。
"纸帐悬冰帘,霜华结玉盘"继续营造了一个冬日的室内氛围,纸帐和玉盘都蒙上了一层薄冰,这种细节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窗外竹敲竹,坛前幡动幡"则将视线引向室外,竹子在风中摇曳,幡(一种旗帜)随风轻轻摆动,都显示出冬日特有的景象。
"青灯寒燄短,红炭冷灰残"描绘了室内的光源——青色的灯火和剩余的炭火都在诉说着温度的不足。"暗香何处梅,彻夜相对坐"则是诗人在这静谧中感受到了梅花的幽香,与之相伴整个夜晚,这里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和室内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寂静与寒冷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寻得的心灵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