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风泉绕桂枝,归去南山迹如扫
出处:《西亭夜送林六敏还山》
明 · 王称
今夜西亭月,秋风梧叶凉。
故人发孤兴,别梦绕林塘。
浮世相逢心草草,羡君拂衣一何早。
百亩风泉绕桂枝,归去南山迹如扫。
南山松桂北山云,饮涧穿云麋鹿群。
窗间明月但高枕,洞口飞泉长对门。
知君自是悠悠者,何须叩角歌长夜。
郑谷年来秋草稀,鹿门谁伴白云归。
君行好觅赤松子,余亦将纫薜荔衣。
故人发孤兴,别梦绕林塘。
浮世相逢心草草,羡君拂衣一何早。
百亩风泉绕桂枝,归去南山迹如扫。
南山松桂北山云,饮涧穿云麋鹿群。
窗间明月但高枕,洞口飞泉长对门。
知君自是悠悠者,何须叩角歌长夜。
郑谷年来秋草稀,鹿门谁伴白云归。
君行好觅赤松子,余亦将纫薜荔衣。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西亭夜送林六敏还山》描绘了一幅秋夜西亭的静谧画面。首句“今夜西亭月”点出时间与地点,明亮的月光洒在西亭,秋风轻拂,梧桐叶带来一丝凉意。次句“秋风梧叶凉”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氛围。
“故人发孤兴,别梦绕林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想象着友人在梦中仍徘徊于林塘之间,流露出深深的不舍。接下来,“浮世相逢心草草,羡君拂衣一何早”感叹世事匆忙,羡慕友人能早早地离开尘世纷扰,回归自然。
“百亩风泉绕桂枝,归去南山迹如扫”描绘了友人归隐之地的清幽,风泉环绕,桂香四溢,山路洁净如扫,意境宁静而超脱。
后半部分,诗人以“南山松桂北山云”起笔,进一步描绘友人的隐居环境,松桂为伴,云雾缭绕,生活自在。接着写到友人可以享受“窗间明月”和“洞口飞泉”的清趣,生活简单而满足。
最后两句“知君自是悠悠者,何须叩角歌长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悠然心境的理解,认为他无需过于忧虑,暗示友人有如赤松子般逍遥。结尾处,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也能像友人一样,穿上薜荔衣,过上闲适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描绘友人归隐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