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闻道有刘锜,赤手空弮半壁支
出处:《台舟感怀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顺昌闻道有刘锜,赤手空弮半壁支。
即墨田单为守将,睢阳南八是男儿。
两河忠义旌旗在,万福威名草木知。
谁识洛阳年少客,抚弦悽壮共登陴。
即墨田单为守将,睢阳南八是男儿。
两河忠义旌旗在,万福威名草木知。
谁识洛阳年少客,抚弦悽壮共登陴。
鉴赏
这首诗《台舟感怀(其三)》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易顺鼎所作,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英勇精神的颂扬。
首联“顺昌闻道有刘锜,赤手空弮半壁支”引用了南宋抗金名将刘锜的故事,刘锜在顺昌之战中以寡敌众,展现了赤手空拳也能支撑半壁江山的英雄气概。这里借刘锜的事迹,赞扬了不畏强敌、勇于担当的精神。
颔联“即墨田单为守将,睢阳南八是男儿”分别提到了战国时期的齐国将领田单和汉代的睢阳南八。田单在即墨之战中力挽狂澜,成为守城的英雄;而睢阳南八则是汉末乱世中的勇士,他们都是忠勇之士的代表。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勇敢的价值。
颈联“两河忠义旌旗在,万福威名草木知”描绘了两河地区忠义之士的旗帜依然飘扬,他们的威名连草木都知晓。这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中忠义精神的呼唤,希望人们能够铭记并传承这种精神。
尾联“谁识洛阳年少客,抚弦悽壮共登陴”则转向了对当代的感慨。洛阳作为古代的文化中心,这里的年轻客人们或许并不了解历史上的忠义故事,但诗人希望他们能通过抚琴表达内心的悲壮情感,共同守护家园。这一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继承先辈的英勇与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颂,表达了对忠诚、勇敢和民族精神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当下社会道德风尚的反思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