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不语兮嗔偏醒,欸乃一声兮天水渌
出处:《欸乃辞》
宋 · 高似孙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揭揭兮寒菼,濊濊兮轻罛。
有鹈兮在梁,鸿何为兮离网。
白蘋深兮骋望,水之清兮濯缨。
翁不语兮嗔偏醒,欸乃一声兮天水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揭揭兮寒菼,濊濊兮轻罛。
有鹈兮在梁,鸿何为兮离网。
白蘋深兮骋望,水之清兮濯缨。
翁不语兮嗔偏醒,欸乃一声兮天水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帝子:指天帝的女儿。愁予:使我心愁。
袅袅:形容秋风微弱而连绵。
洞庭波:洞庭湖上的波纹。
揭揭:形容水草摇曳。
寒菼:秋天的荻草。
濊濊:形容水声。
轻罛:轻巧的渔网。
鸿:大雁。
离网:离开渔网。
骋望:纵目远望。
濯缨:清洗帽带。
翁:老翁。
嗔偏醒:突然清醒。
欸乃:渔歌。
天水渌:水色碧绿如洗。
翻译
天帝的女儿降临在北边的洲渚,她的眼神忧郁,使我心愁。秋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洞庭湖上波光粼粼,草木凋零。
寒露打湿了稀疏的荻草,轻轻的渔网在水中漂浮。
一只鹈鹕停在鱼梁上,大雁为何离开了渔网。
白蘋花深处我纵目远望,清澈的水面洗净了我的帽带。
老翁沉默不语,却突然清醒,一声唉乃,天地间水色一片碧绿。
鉴赏
这首宋词《欸乃辞》是高似孙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洞庭湖边的景象。开篇以神话传说中的帝子降临北渚起兴,营造出神秘而忧郁的氛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通过秋风摇动落叶和湖面波纹,展现了季节的转换与自然的变迁。
接下来,诗人运用"揭揭"和"濊濊"两个叠词,形象地描绘了寒菼(初生的荻草)随风摇曳和轻舟捕鱼的情景。"有鹈兮在梁,鸿何为兮离网",寓意着困境中的生命挣扎,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白蘋深兮骋望,水之清兮濯缨",诗人借白蘋丛中眺望和清澈湖水洗涤象征心灵的意象,寄托了超脱尘世的追求。最后,"翁不语兮嗔偏醒,欸乃一声兮天水渌",以老翁的沉默和渔歌的响起,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暗示了生活的哲理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整体来看,《欸乃辞》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富有画面感,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