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亦有过计忧,忧怕水仙重蜕骨
出处:《十一月晦日欲雪》
宋 · 赵蕃
九月不雨至于腊,北风忽来吹作雪。
竹头抢地何肯低,梅面著沙终自洁。
书生好奇甘忍冻,屡起推窗探云物。
虽然亦有过计忧,忧怕水仙重蜕骨。
竹头抢地何肯低,梅面著沙终自洁。
书生好奇甘忍冻,屡起推窗探云物。
虽然亦有过计忧,忧怕水仙重蜕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九月:农历九月。腊:农历十二月。
北风:冬季的寒风。
吹作雪:刮起大雪。
抢地:紧贴地面。
梅面:梅花的脸庞。
沙:沙尘。
书生:读书人。
好奇:对新奇事物的好奇。
忍冻:忍受寒冷。
云物:云雾景象。
过计:过分担忧。
水仙:一种植物,冬季开花。
蜕骨:植物在冬季休眠后重新生长。
翻译
九月已过却仍未见雨,直到腊月北风吹起雪花纷飞。竹子尖端紧贴地面不愿低头,梅花虽沾染沙尘仍保持洁净。
书生对奇景毫不畏惧寒冷,多次起身推开窗户欣赏云雾缭绕的景色。
尽管心中忧虑过度,忧虑的是水仙花会不会再次脱胎换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以农历十一月晦日为背景,展现了久旱无雨,直至岁末才降下雪花的气候特点。诗人通过对“竹头抢地何肯低”和“梅面著沙终自洁”的细腻描绘,赞美了竹子坚韧不屈的精神和梅花在恶劣环境中的高洁品质。书生虽好奇雪景,但又担心过度寒冷可能对水仙(可能指植物或象征性的人物)造成伤害,担心它会像蛇类冬眠时脱皮一样面临生存挑战。整首诗寓言性强,借自然景象寄寓人生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家赵蕃对于坚韧与忧虑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