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怀陇亩民,穷耕有馀乐
出处:《寄答李眉山五首》
清 · 戴亨
我虽在风尘,性亦耽丘壑。
长怀陇亩民,穷耕有馀乐。
既足免饥寒,且少外患作。
中岁婴簪组,此志成瓠落。
孤鸟失林鸣,浮云无定著。
晚识田盘翁,高情侣鸾鹤。
企慕萦心神,出处增愧怍。
长怀陇亩民,穷耕有馀乐。
既足免饥寒,且少外患作。
中岁婴簪组,此志成瓠落。
孤鸟失林鸣,浮云无定著。
晚识田盘翁,高情侣鸾鹤。
企慕萦心神,出处增愧怍。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官场束缚的无奈与反思。诗中的“风尘”象征着世俗的纷扰与生活的艰辛,“丘壑”则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陇亩民”指的是农民,诗人通过“穷耕有余乐”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简单而充实农耕生活的赞美。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中年时被官场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让他感到“此志成瓠落”,即理想无法实现的失落与无奈。比喻“孤鸟失林鸣,浮云无定著”,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如同失去依托的孤鸟和飘荡不定的浮云,失去了自由与方向。
然而,诗人在晚年遇到了田盘翁,这位高士不仅给予了他精神上的慰藉,更激发了他对人生更高境界的企慕。诗人感叹于与田盘翁的友情,同时也反思自己的选择,内心充满了愧疚与自责。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到官场束缚的挣扎,再到晚年寻求心灵寄托的过程,深刻揭示了人性在不同环境下的复杂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