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茅倚岩屋数间,尘埃辟易不用帚
出处:《访山中友》
宋 · 赵汝燧
披荆踏石访山友,野鸟惊人闹枯柳。
牧童为我通姓名,一笑相迎鹤发叟。
结茅倚岩屋数间,尘埃辟易不用帚。
竹厨贮书罗四五,土壁黏碑分左右。
山中新醅未堪压,携手邀我沽村酒。
床前尚有著残棋,忘记四围关户牖。
日斜扶醉同归来,但见黑白子纷纠。
猕猴树上周章走,莫是此曹来动否。
牧童为我通姓名,一笑相迎鹤发叟。
结茅倚岩屋数间,尘埃辟易不用帚。
竹厨贮书罗四五,土壁黏碑分左右。
山中新醅未堪压,携手邀我沽村酒。
床前尚有著残棋,忘记四围关户牖。
日斜扶醉同归来,但见黑白子纷纠。
猕猴树上周章走,莫是此曹来动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石:石头。山友:山中的朋友。
野鸟:野生的小鸟。
牧童:放牛的孩子。
鹤发:形容老人的白发。
新醅:新酿的酒。
沽:买。
翻译
穿越荆棘和石头去拜访山中的朋友,野鸟受惊在枯柳丛中喧闹。放牛娃帮我通报姓名,笑着迎接我这位白发老者。
简陋的茅草屋依傍山岩,几间房屋无需扫帚就能避开尘埃。
竹制的厨房里摆满了书籍,土墙上挂着对联左右分列。
山中新酿的酒还未压榨,他拉着我一起去村里买酒。
床前还有未下完的棋局,忘了关窗闭户。
夕阳西下,我们喝醉后一同归家,只见黑白棋子交错纷乱。
猕猴在树上慌张奔跑,难道是它们触动了棋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汝燧独自或与友人游历山中的情景。他不畏艰难,披荆斩棘,踏着石头寻找山中的隐士朋友。在一片枯柳丛中,野鸟的惊飞打破了宁静,引出了一位牧童,告知诗人山友的姓名,那是一位笑容可掬的老者,满头白发如鹤。
诗中描写了山居简朴的生活,老人的茅屋依岩而建,仅有数间,却干净整洁,无需清扫。屋内藏书于竹厨之中,墙壁上挂着石碑,显示出主人的学识和品味。诗人被邀请品尝新酿的山酒,尽管味道尚需时日醇厚,但他们仍兴致勃勃地前往村庄沽酒。
在主人的家中,他们对弈正酣,棋盘上的黑白棋子交错,反映出他们的闲适与乐趣。诗人甚至忘记了关闭门窗,沉浸在棋局和交谈中。日落时分,他们带着微醺一同归家,猕猴在树上嬉戏,诗人疑惑是否因他们的喧闹打扰了这些山中的生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生活的恬静与惬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