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双树下,云脚上禅袍
出处:《病中答刘书记见赠》
唐 · 李山甫
病来双树下,云脚上禅袍。
频有琼瑶赠,空瞻雪月高。
已知捐俗态,时许话风骚。
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劳。
频有琼瑶赠,空瞻雪月高。
已知捐俗态,时许话风骚。
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病来:生病时。双树下:两棵树下。
云脚:云的边缘。
禅袍:僧人的袍子。
琼瑶:美玉,比喻珍贵的礼物。
空瞻:空自仰望。
雪月:雪和月亮,象征高洁。
高:高远。
捐俗态:舍弃世俗的烦恼。
时许:有时,约定时。
话风骚:谈论诗歌和文学。
衰疾:年老体衰。
未能起:不能起身。
相思:思念。
徒自劳:徒然劳累。
翻译
病中我常在两棵树下休憩,身披云雾缭绕的僧袍。时常收到珍贵的礼物,却只能仰望高洁的雪月。
我已明白舍弃世俗的烦恼,期待着与你畅谈诗文。
因年老体弱无法起身,思念之情徒增无益的劳苦。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山甫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因病不能外出,与友人交流的心境。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病来双树下,云脚上禅袍" 两句描绘了一幅生病在家的景象,双树旁是诗人休憩之地,而云端的禅袍则是友人赠送的礼物。"频有琼瑶赠,空瞻雪月高" 表示朋友对诗人的关心和礼物的珍贵,以及诗人因病不能赏析自然之美,只能空自仰望。
"已知捐俗态,时许话风骚" 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偶尔与友人谈论文学艺术的情趣。然而,"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劳" 则表达了因病不能外出,与朋友相思却又无从施展,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际交流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病中对于友情和文学的渴望,以及身处困境时的情感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