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篮烹茗寻前圃,雨屐粘苔认故蹊
出处:《了净归天竺寺》
宋 · 宋祁
晓原霜重俊鹰肥,一席归风路不迷。
林下会徒从雾合,海边停梵见潮低。
霜篮烹茗寻前圃,雨屐粘苔认故蹊。
知有诗魔未降伏,汤休日在碧云西。
林下会徒从雾合,海边停梵见潮低。
霜篮烹茗寻前圃,雨屐粘苔认故蹊。
知有诗魔未降伏,汤休日在碧云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晓原:清晨的原野。霜重:霜冻厚重。
俊鹰:强壮的老鹰。
路不迷:道路不再迷失。
林下:树林中。
会徒:聚会的人们。
雾合:雾气聚集。
海边停梵:海边停止诵经。
烹茗:煮茶。
前圃:前院。
雨屐:雨鞋。
故蹊:旧时的小径。
诗魔:创作诗歌的冲动。
未降伏:尚未被征服。
汤休日:悠闲的日子。
碧云西:碧云的西边,象征夕阳。
翻译
清晨的原野上霜厚鹰壮,一阵归来的风让道路不再迷茫。树林中的聚会因雾气而聚集,海边的诵经声随着潮水的降低而暂停。
在霜冻的篮子里煮茶寻找前院,雨鞋沾满青苔辨认旧时小径。
我知道诗兴未被征服,期待的日子如同碧云西边的夕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季的早晨回返家园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
“晓原霜重俊鹰肥”一句,以鲜明的画面展示了清晨大地上的厚霜,连同翱翔于蓝天之上的雄鹰,也显得格外饱满。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充实与坚韧。
“一席归风路不迷”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途的心境,尽管旅途中可能会遇到风霜,但他内心的方向坚定,不会迷失。
接下来的“林下会徒从雾合,海边停梵见潮低”两句,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行走过程。林间的相遇和海边的停留,都伴随着自然界的变幻——薄雾和潮汐,这些都是诗人旅途中所感受到的景象。
“霜篮烹茗寻前圃,雨屐粘苔认故蹊”则是诗人对往昔生活场景的回忆。霜中的篮子里盛着的是可能是秋天收获的果实,而烹茗(煮茶叶)则是在寻找过去曾经种植过的园圃;雨后的屐迹粘在苔藓上,都是诗人对往昔足迹的认知,这些都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记忆的留恋。
最后,“知有诗魔未降伏,汤休日在碧云西”则显露出诗人的自信与期待。诗魔,或是指诗歌创作时灵感的到来,他知道自己还未能完全掌控这种灵感,因此他选择在碧云之西静心等待,这里既有诗人对于艺术追求的执着,也透露了对未来创作的无限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生活、自然与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