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哀哉不自悟,役役以至死全文

哀哉不自悟,役役以至死

辟尘当以犀,濯缨当以水。
龟堂一炷香,世念去如洗。
人生天地间,太仓一稊米。
哀哉不自悟,役役以至死
孰能从我游,趺坐燔柏子。
夜半清磬声,悠然从定起。

注释

尘:尘埃。
犀:犀角。
濯:洗涤。
缨:冠带。
龟堂:静室。
世念:世俗的念头。
太仓:粮仓。
稊米:小米。
哀哉:可悲啊。
役役:忙碌。
游:游历。
趺坐:盘腿坐。
燔柏子:焚烧柏子以求醒悟。
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悠然:悠闲。
定:禅定。

翻译

犀角可以驱除尘埃,清水适合洗涤冠缨。
在静谧的龟堂中,一缕香烟袅袅升起,世间杂念尽消。
人在天地之间,如同太仓中的一粒小米般微小。
可悲啊,许多人未能自省,忙碌一生直到死亡。
谁能与我一同游历,盘腿而坐,焚烧柏子以求醒悟。
深夜里,清脆的磬声响起,我悠然从禅定中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怀十首》中的第七首,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之想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句“辟尘当以犀”,以犀角比喻超凡脱俗的心境,清除世俗的尘埃;“濯缨当以水”则象征清洗心灵,去除名利的束缚。接下来,“龟堂一炷香,世念去如洗”描绘出在静谧的环境中,香烟袅袅,世间杂念仿佛被洗涤一空。

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太仓一稊米”,将人生比作仓库中的一粒小米,微不足道,暗示生命的渺小与无常。他哀叹世人往往不能自省,“哀哉不自悟,役役以至死”,感叹人们忙忙碌碌直至生命尽头,未能领悟生活的真谛。

最后两句“孰能从我游,趺坐燔柏子”,表达诗人希望有人能跟随他的心境,一同修炼内心,通过打坐禅修(“趺坐燔柏子”可能指焚烧柏子香以助冥思)来达到内心的平静。结尾处,“夜半清磬声,悠然从定起”,以深夜的磬声和禅定后的悠然,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理想中的宁静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的向往。